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杨国良
蘑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是通过降温实现的,降温速度的早晚、快慢可导致出菇差异。若覆土后未等菌丝上土就将料温降到18℃以下,会导致菌丝在覆土内扭结而形成“地雷菇”。降温速度快,容易形成更多的原基扭结点。降温促菇速度慢,有利于降低菇蕾密度。因此,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降温促菇方案,例如褐蘑菇根据菇形大小分为大褐菇(portabella)与小褐菇(crimini)。
如果需要大褐菇,可快速降温,约用36h降料温至22℃,CO2浓度1500~2500ppm,空气湿度(RH)92%,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这些措施可减少原基扭结数量,有利于生成单重200g以上的大型菇(图33)。
如果需要小褐菇,可慢速降温,约用3~4d时间把料温降到20~21℃,菇体发育温度16℃;CO21000~1200ppm;空气湿度(RH)92%;土层含水不能达到饱和状态。这些措施可促进原基扭结数量,有利于生成单重15g左右的小型菇(图34)。
如果栽培的是白蘑菇,一般用7d时间逐渐把料温降到20~17℃,以使原基扭结点不要太多;CO21000~1200ppm;空气湿度(RH)88%;土层含水达到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