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附录
(一)359种野生蕈菌水解蛋白氨基酸百分含量表
(二)已知Wolfiporia cocos(茯苓)含的39个三萜化合物
(三)已知茯苓含的23个多糖化合物
(四)已知Ganoderma spp.(灵芝)含的112个三萜化合物
(五)已知Dictyophora echinovolva(棘托竹荪)挥发油中的29个化合物
(六)已知Dictyophora echinovolva (棘托竹荪)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58个化合物
(七)已知Amanita(鹅膏属)的22个肽类毒素及其部分结构式
(八)主要参考文献
(九)拉丁学名索引(含中文菌名)
【插图与文摘】
天府之国的四川,其菌物资源丰富无比,也是我国菌类文化的起源和集中地之一。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已记载松茸可备急,生于松下,菌蕾如鹿茸,这一中名,迄今仍为中日所衍用。木里的高山栎松茸Tricholoma zangii cao,Yao et Pegler(Syn.Tricholoma quersicola zang)分布在木里、德钦、香格里拉和藏东南的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林带,这是质量和味道最美好的松茸,且为我国所特有。海拔3500m以上的虫草,我国入药已逾数千年,但其科学命名是M.J.Berkeley在1843年根据1723年法国传教士在康定采的标本带到法国,以及M.J.Berkeley 1843年由日本返国经广州在店买的康定产的标本,带回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