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白灵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08-20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白灵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常见病害有绿霉病等杂菌感染、细菌性腐烂病;常见虫害有菇蚊。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选择农药必须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白灵菇生产要求。

    1.绿霉病。白灵菇发菌期的病害由木霉菌引起,可造成菌袋污染。发病环境条件:发菌期间出现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引起绿色木霉感染。防治措施:在拌料时添加3%-4%的生石灰,调高培养料的ph值,可有效抑制绿霉菌的发生。及早通风降温,把感染杂菌的菌袋清除出菇房。保持发菌场所清洁卫生通风良好,菌袋点片发生绿霉时用5%石灰清液注射霉菌斑及周围培养料,抑制绿霉菌生长。

    2.链孢霉感染。链孢霉是食用菌生产中最常见的恶性杂菌,分生孢子堆呈橘红色,又称红霉。菌袋感染后,在28-30℃的高温、85%以上的高湿环境下,其繁殖速度极快,隔天即形成橘红色分生孢子堆,稍有振动,孢子便散发到空中,传播能力极强,容易造成整棚、整发菌室感染,严重影响成袋率。培养基ph值低于6.5,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有利于链孢霉传播感染。

    处理措施:养菌室应每天观察2-3次,发现链孢霉感染,不要慌,用蘸湿0.1%的多菌灵水溶液或柴油、酒精的破布、卫生纸等。轻轻包严患处,待分生孢子堆消失后,把病袋轻轻拿出,深理或烧毁。随后用0.1%多菌灵药液或100万单位链霉素加水7.5千克喷雾,密封24小时通风,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

    预防途径:养菌室应提前用0.1%多菌灵或链霉素喷雾消毒;配料中,把玉米粉用量降至4%,同时加入0.1%含量50%的多菌灵和1%-2%的生石灰,ph值调到9-10。出锅时,菌袋防雨淋;凉袋、养菌处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场地周围应消灭传染源。

    3.细菌性腐烂病。出菇期病害引起白灵菇子实体为黄色水渍状斑点其后腐烂,有异味。发病主要环境条件为菇房湿度太大,通风不足,水直接喷于子实体上,管理用水不浩,室温过高,长时间超过24℃。防治措施:严格控制空气湿度不超过90%,保持适当通风,水不与菇体直接接触,使用清洁水,避开高温天气或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昆虫进入菇房。

    4.常见虫害。白灵菇生产过程中常见虫害有菇蚊,菇蚊是阿魏菇的大敌,为预防菇蚊成虫钻入菌袋产卵,致使菇蚊大量吞食菌袋菌丝,导致绝收,应推迟菌袋脱袋时间,即当见到菌袋内出现阿魏菇子实体原基后,再拔出菌袋棉花塞,为子实体发育增加新鲜空气,在子实体长大至2厘米时再剪去塑料袋上部多余部分塑料袋,让子实体接触更多空气、光照和水分。为防治菇蚊,在出菇期菇棚所有通风口覆盖60目防虫网,以防菇蚊成虫飞入,也可在菇棚内悬挂黄板,黄板规格为25厘米×40厘米,每个菇棚悬挂5-6个,诱杀进入菇棚的菇蚊成虫。

     
    关键词: 白灵菇 病虫害 防治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