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近期羊肚菌的管理要点


    【发布日期】:2022-03-09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核心提示】:为了夺取羊肚菌的高产,此时正是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菇农要抓紧有利时机,及时科学管理。
          为了夺取羊肚菌的高产,此时正是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菇农要抓紧有利时机,及时科学管理。
          1.适时灌水
          在羊肚菌的子实体即将形成之前,巧灌出菇水。无论那种灌水方式,力求一次性灌透,灌水时,尽可能减少菌床的损坏。
          2.通风增氧
          羊肚菌为好氧型真菌,通风增氧有利于原基的分化。在此阶段,通风是管理的第一因素,尽可能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但通风时要注意保温和保湿,可采用通地风、通小风、勤通风的方法。
          3.合理调节棚内温度
          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2-15℃,低于10℃,高于18℃时羊肚菌的生长相对缓慢。因此,在外界气温低于10℃时,可减少遮阳,使棚内适当进入阳光,提高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高于18℃时,采用双层遮阳网或黑白膜,尽可能减少透光率,以降低棚内温度。气温较高时,在早晚或夜间通风;气温较低时在中午通风。另外,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气温变化较大。
          4.合理调节棚内湿度
          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采用喷雾加湿,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70%-90%。幼小的原基或子实体,必需生长在湿度较高的环境,这样才能减少原基或幼小子实体的死亡,提高成菇数量,获得高产。随着的子实体的生长,空气湿度可以逐渐降低。
          5.光照
          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散射光是必需的。在出菇阶段早晚应揭开大棚两侧的遮阳网,增加棚内散射光的强度。如果菌床上面盖有黑色地膜,一定要适当的揭开,增加光照刺激。
          6.风速
          在棚内保持适当的风速,有利于增加原基及子实体表面的蒸腾作用,有利于原基的分化及子实体的生长,也有助于降低羊肚菌病害的发生率。在结合通风管理的同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形成一定的分速,例如,适当的吹吹穿堂风或安装小型的轴流风机。
          7.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主要做好一下几点:
          (1)对于发霉比较严重的营养袋,特别是感染红色链孢霉的营养袋及时清除。
          (2)及时检查棚内的害虫,有针对性的诱杀。
          (3)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总之。这段时间是羊肚菌管理的关键时期,希望农户协调好水分、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及风速之间的关系,为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杨凌老科协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杜双江
     
    关键词: 羊肚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