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香菇的催蕾管理方法


    【发布日期】:2022-09-26  【来源】:惠农网
    【核心提示】:当香菇菌筒完成转色和生理成熟时,便可进行催蕾。一、菇蕾形成的条件 温度为15℃~22℃,昼夜温差为8℃~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香菇菌筒完成转色和生理成熟时,便可进行催蕾。

    一、菇蕾形成的条件 温度为15℃~22℃,昼夜温差为8℃~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

    二、催蕾方法 香菇催蕾有3种方法,即低温催蕾、浸水催蕾和增温催蕾。

    (一)低温催蕾。将生理成熟的菌筒置于菇棚内,先喷水将空气湿度增大为80%~90%,白天盖严薄膜,使菌筒温度在15℃以上,晚上揭去薄膜降低温度,使昼夜温差为8℃~10℃。如此连续管理3~5天,然后每天揭膜通风1~2次,经5~10天菇蕾便可形成。

    (二)浸水催蕾。用粗铁丝或铁锥在菌筒两端刺十多个孔,孔深约4厘米,然后将菌筒按失水多少叠放于浸水池内,失水多的放在下面,失水少的放在上面,上压木板及其他重物;加水淹没菌筒。浸水时间的长短依季节、气温高低和菌筒含水量而定。通常情况下,春、秋季节浸水18~24小时,冬季浸水24~48小时。未出菇或出菇少的菌筒,浸水时间要短,而失水多的菌筒浸水时间应适当延长。但出菇后期,菌筒也应短时间浸水,以防浸水时间过长导致菌筒松散。浸水后使菌筒的含水量保持在55%~60%。浸过水的菌筒,立放在床架上,稍干后盖上薄膜,拉大昼夜温差进行低温刺激,同时定期揭薄膜通气和增加光照。经3~5天菇蕾便可形成。

    (三)增温催蕾。这种方法主要在寒冷季节使用。由于自然温度太低,不能满足菇蕾形成所需的温度条件,必须人工增温进行催蕾。先在地面铺上预先浸湿的麦草或稻草,将菌筒以“井”字形堆叠在草上,盖严薄膜,并适当增温,使菇棚温度在10℃以上。白天定期揭薄膜、通气和增加光照,每2~3天翻1次堆,经4~12天菇蕾便可形成。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