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研究 » 正文

    黑木耳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的方法要点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真菌与健康
    【核心提示】:黑木耳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的方法要点

    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因采取立体悬挂摆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积下,其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3倍以上,使得山区农户在相同的土地面积有更高的产量。同时,由于棚室生产黑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每袋吊袋耳纯利润比地栽木耳要高出0.5元~1.0元,经济效益可观。本文针对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的各个生产环节的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使该项技术能够更好的在当地推广,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1、前期准备

    时间安排根据当地小气候特点而定,春季栽培应安排在出耳前两个月以外备料、制袋;秋季栽培安排在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制袋,秋后出耳。

    所需原材料根据当期栽培规模大小和配方备齐,如木屑、玉米芯、麸皮、石灰;折口袋、棉花、接种棒等。原料必须选择颗粒大小适中,无霉变,保存妥当。木屑颗粒控制在黄豆大小且避免使用有挥发性树脂的松、杉。

    2、拌料装袋

    简易配方:木屑79%,麸皮20%,石灰1%,pH7--8(根据不同季节灭菌前)

    具体做法:提前将木屑用清水喷淋湿透,将粉状的石灰均匀混入麸皮中,再与泡好的木屑充分拌匀(量少可以用铁锨,量大可以购买小型自走式翻堆机),补水使水分含量达到60% (用手捏能见指缝有水,但不下滴即可);拌好后用专用机器装入17厘米X36厘米X 0.034厘米高密度聚乙烯袋,窝口后插入接种棒。要求装实、上下均匀,每袋装袋后重量为1.4千克左右。倒置放入灭菌筐,放在灭菌小车上,待装袋完毕推入常压灭菌柜。

    从装袋开始到完毕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否则容易导致菌包内细菌大量繁殖降低袋内pH值,不利于木耳菌丝生长。

    3、菌袋灭菌

    一般采用常压灭菌,建议采用灭菌柜,使用方便且保温性好。在排放菌包时,一定不要太紧凑,要将水汽流通通道留足。同时将棉花或者海绵放入一同灭菌。

    在装袋完毕前提前将水烧热,缩短升温等待时间。柜门封闭后大火升温,用最短的时间将袋子温度提升到100度,期间将排气阀打开缓慢排除冷空气,待排尽后关闭。保压温度可以提高到105度,这样保压时间可以缩短至8小时,节省燃料。中途不得掉压,否则就得延长保压时间。

    4、冷却接种

    提前将接种间或者接种帐篷打扫干净,将所需工具准备好放入其中。

    当菌包温度降至60度即可转运入接种场所,期间注意不要碰坏或者弄脏菌袋;转运完毕用消毒烟雾机熏蒸24小时,待温度降至25左右时便可安排接种了。

    将栽培种用消毒药水擦拭干净,移入接种间。接种时一人拔取接种棒,一人接种,一人塞入海绵或者棉花。接种期间严禁人员随意走动或者进出,要一次性完成,这样才能减少污染。

    5、发菌培养

     如果是接种帐接种建议直接原地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可以通过加盖遮阳网和加强通风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菌丝细弱,积累不了营养物质,后期出耳无力;温度偏低,可以加高菌包码垛层数,提升局部温度。

    避光培养,如果中途见光很容易导致提前出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空气相对湿度在55%--60%,过高容易引起霉菌污染袋口。发菌前期根据温度而定,通风量可大可小;随着菌丝蔓延需要逐步加大通风量。

    6、摆袋催芽

    当菌丝满袋后继续培养一周,以便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开口数量180个~220个。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层~5层菌袋高为好,避免堆温过高。大棚覆盖遮荫网遮荫,要求散光照射,加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持续5d~ 7d,使菌袋菌丝封住出耳口后,即可挂袋进行出耳管理。

     挂袋2d~3d内,不可以直接往菌包上浇水,温度调节要靠遮荫网和塑料薄膜,使温度控制在20℃~25℃。往地面上浇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待2d~ 3d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浇水,使湿度达到90%,这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2次,持续7d~ 10d,耳芽成绿豆大小。

     直到耳芽形成到黄豆大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

    7、出耳管理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这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量,喷水尽量喷雾状水,为保证耳片黑、厚,要适当控制耳片生长速度,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进行间歇喷水, 5月后一般在午后5点至次日7点之前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min~ 40min,停水15min~20min,重复3次~4次。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正常情况下,每天通风3次~4次,天热时加强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荫网、掀开棚四周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8、采收干制

    当黑木耳耳片长到合适大小(依据品种而定)就可以采收。及时晾晒干制,防止中途淋雨,注意防潮。

    9、转潮管理

     一潮采收完毕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d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干干湿湿”水分管理。晒袋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不见光、温度高、耳片生长速度过快是耳片黄、薄的主要原因。第2潮耳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耳大致相同,大湿度、大通风是关键技术。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