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平菇生理性黄菇病多发该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24-01-23  【来源】:菇农助手
    【核心提示】:平菇生理性黄菇病多发该如何防治?

    黄菇病有三种情况,即细菌性黄菇病害、真菌性黄菇病害和生理性黄菇病害,而当前季节不是前两种病害的高发时期,所以,近期应以生理性黄菇病为主。

    据了解,凡是发病品种在选择和管理上具有以下共同点:

    一、种植品种为早秋品种;

    二、播种出菇季节普遍偏早;

    三、出菇棚内的菌棒摆放层数普遍较高,有的甚至是5层以上;

    四、子实体病害症状是现蕾较正常,在生长过程中干缩死亡,最后有的病菇腐烂; 

    五、喷洒治疗菌类病害的防病药剂没有作用或效果不良。

    从以上几点,可以明显看出,是因为出菇季节不当,管理方式不到位而引起的平菇生理性黄菇病。

    专家支招

    一、早秋品种的出菇季节应该安排合理,宜晚不宜早。华东地区应该安排在8月20号以后出菇较合适,其它地区根据各地区条件可以适当安排,如果不管季节早晚,一味提前出菇,有时会造成巨大损失,不能因为上一年种植效果可以,今年就一定好。

    二、高温季节出菇,菌棒的摆放层数一定要少。早秋菇推荐摆放3层,中间用竹竿隔开,并且菌棒间预留5厘米以上的空隙散热,最多不能超过4层。如果摆放层数过高,在出菇时,会引起料温在某一个阶段快速升高,菌棒菌丝舌动旺盛,营养生长过强,会产生营养倒吸现象,导致子实体停止生长,发黄,干死,最后整个菌袋会产生绿霉净污染,这一点在实际生产中已有广泛的验证。

    三、平菇子实体萎缩死亡后,在高温条件下,会迅速腐败,产生大量细菌,造成菌袋感染细菌性的病害。所以会给人一种细菌性病害的假象。既然产生了细菌性病害,喷洒定量的杀菌药剂台疗是必须的。

    四、加强管理。一旦出现以上的病害症状,首先要做的是以降低料温为主,通风必须良好,可以直接向菌棒喷凉水降温,一天可喷多次,必要时晚间也可加喷一次,其次要将病菇及时摘除,并喷洒治疗杂菌病害的药剂,如菌斑净、保清等,严防各种杂菌漫延。


     
    关键词: 平菇生理性 黄菇病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