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一般是在20~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菌丝萌发定植快,可有效地提高菌包/棒的成活率及成品率。冬春低温季节生产的香菇菌棒接种后,须采取加温、覆膜保温等措施,提高培养环境温度,尽量维持正常菌丝生长温度10天左右;覆膜保温培养期间,定期观察,湿度过大,膜内水珠多,要在气温高时换气排湿,防止闷湿环境造成杂菌发生及爆发。菌丝“碰圈”后要及时散堆,同时适时刺孔增氧,降低堆码密度,加大换气频率,防止发生菌丝闷堆缺氧和高温烧棒现象。定期翻堆,香菇菌棒可10~15天一次,翻堆时发现污染菌棒及时挑出单独处理。
(三)大球盖菇、羊肚菌春季管理要点
做好采收管理,及时采收,做到采大留小,采弱留壮,不漏采,不残留耳根,不触及耳芽,以免招病虫害引起烂耳。特别是在气温升高和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耳片八九分成熟时就得采收,可大小一齐采,避免成熟过度引起流耳。雨天采收的黑木耳,可以摊晾在通风大棚内的晾架上,也可以装筐后在冷库内临时保存,待天晴后晾晒。
(五)双孢蘑菇春菇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