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滑子菇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4-03-08  【来源】:菇农助手
    【核心提示】:滑子菇根据出菇温度的不同分为极早生种(出菇适温为7℃~20℃)、早生种(5℃-15℃)、中生种(7℃-12℃)、晚生种(5℃-10℃)。根据当地气候、栽培方式和目的来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菌种时应各品种搭配使用,以防出菇过于集中影响产品销售。

    滑子菇根据出菇温度的不同分为极早生种(出菇适温为7℃~20℃)、早生种(5℃-15℃)、中生种(7℃-12℃)、晚生种(5℃-10℃)。根据当地气候、栽培方式和目的来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菌种时应各品种搭配使用,以防出菇过于集中影响产品销售。

    配料:

    1、木屑77%,麦麸(或米糠)20%,石膏2%,过磷酸钙1%,值6.0-6.5,含水量60%-65%。

    2、目前推广的配方:木屑84%,麦麸或米糠12%,玉米粉2.5%,石膏1%,石灰0.5%,pH值6.0-6.5,含水量60%-65%。

    拌料:

    将培养料按比例称好再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使含水量达60%-65%堆闷30分钟。

    灭菌:

    1、采用散料灭菌蒸气式(充气式锅炉)层层撒料灭菌法。首先将锅屉上铺一层麻袋以免漏料,当蒸气上来后再向锅屉上平铺厚为6cm~8cm左右的培养料(不能用手或铁锹拍压)。当大气上来时再用铁锹分层撒料均匀,要压住气,如此一层层装入装8分满即可。加盖、压实大火猛攻达100℃ 后保持2小时后,再闷30~40分钟即可趁热出锅。

    2、包盘首先将模子放在托盘上,把事先裁好的薄膜放在800倍液的霸力溶液中浸泡或放在0.1%的高锰酸钾的溶液中10分钟后再放在模子上铺好,将灭菌好的培养料趁热装盘,培养料温度不可低于80℃,将菌盘内的培养料压紧、压实、包好。

    接种:

    1、接种室消毒及准备工作:首先应做好接种室的消毒,在消毒和准备工作完毕后,将包好的菌盘迅速搬入接种室内,待料温降到25℃ 下开始接种。将菌种瓶(袋)表面用5%来苏尔或新洁尔灭洗擦进行消毒送入接种室。将接种工具(铲或匙)用酒精灯灼烧,稍凉后挖取瓶(袋)内菌种进行接种。

    2、接种方法:当料温降至25℃左右时即可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每标准盘用200克或250克菌种。去掉老皮和原基将菌种掰成杏核大小的块,打开薄膜把菌种撒于料面,用消毒过的压板适当压实,对折薄膜并将两端向上卷紧以防水分蒸发。接种量适当加大些菌丝生长迅速,可以防止杂菌早期发生。

    发菌管理:

    滑菇菌丝生长期的管理应以促进滑子菇菌丝生长,控制杂菌侵染为中心,进行以控温、通风为重点的管理工作。老菇房应采用新洁尔灭或绿霉净等药物喷洒和用消毒盒或硫磺薰蒸两结合的方法,消毒后才可使用。

    1、菌丝萌发定植期管理:北方滑子菇接种一般安排在2月下旬~3月初完成,此时日需人为提温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5℃以上,菌块温度高于12℃ 以上时应将菌盘单盘上架摆放。

    2、菌丝扩展封面期管理:定植的菌丝体逐渐变白并向四周延伸。随着温度提高,菌丝生长加快并向料内生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菌也会蔓延造成污染,这个阶段应以预防污染为中心,棚内温度控制在8℃~12℃为宜,要求五至七天翻盘倒垛一次加大通风量。

    3、菌丝长满期管理:四月中旬气温升高,菌丝已长满整个盘,此时菌丝呼吸加强需氧量加大、释放热量,需要控温在18℃左右并加大通风量。

    4、 越夏管理: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滑子菇一般已形成一层黄褐色腊质层,菌块富有弹性,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增强,温度超过30℃以上菌块内菌丝会由于受高温及氧气供应不足而死亡。因此此阶段应加强遮光度、昼夜通风,棚顶上除打开天窗或拔风筒外还要安装双层遮荫网或喷水降温设施。

    5、发菌质量的鉴别:质量好的菌块应是菌料一体,表现为出现黄至锈褐色蜡层、有光泽、用手指按压有弹性;剖开看白色菌丝充满料间不干涸、有蘑菇气味。

    出菇期管理:

    当气温稳定在18℃左右滑子菇已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开盘出菇管理。

    1、 划菌:菌块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铁钉在菌块表面划线,纵横划成宽2cm左右、深1cm的格子。然后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到1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

    2、温度管理:滑子菇属在10~15℃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较适宜,变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极好,产菇多、菇体大、肉质厚、质量好、健壮无杂菌。9月以后深秋季节温差大,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差促进多产菇。夜间出菇室温度不低于10℃;中午应注意通风使出菇室温度不高于20℃。

    3、湿度管理:为保证滑子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应适当地喷水,增加菌块水分(70%左右)和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至少喷水2次,施水量应根据室内湿度高低和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5%~95%之间,喷水时喷雾器的头要高些防止水冲击菇体。冬季喷水要求水温与室温接近。

    4、 通风的管理:出菇期菌丝体呼吸量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时要注意温、湿度变化。

    5、光照的管理:滑子菇子实体生长时需要散射光,菌块不能摆得太密、室内不能太暗,如没有足够的散射光导致菇体色浅、柄细长。

    采收:

    滑子菇应在开伞前采收,开伞后采收不仅滑子菇商品质量下降,而且由于开伞后孢子落在菌盘上会引起菌盘感染。采收完头潮菇后应停水2~3天,使菇盘上的菌丝恢复、积累养分,使菇盘含水量达到70%,棚内空气湿度达85%,加强通风、拉大昼夜温差促使二潮菇形成。



     
    关键词: 滑子菇 栽培技术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