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棉子壳培养料增氧升温发酵法


    【发布日期】:2023-08-30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棉子壳培养料增氧升温发酵法

    棉子壳培养料增氧升温发酵法,是笔者经多年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式发酵法。此法与常规发酵法相比,具有升温快(24小时可达65℃以上),温度高(发酵过程中料温多在70℃以上),处理时间短(4天5夜),发酵质量好等优点。用此法处理的培养料栽培平菇,不仅污染率低,而且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利用外界热源提高发酵起点温度。发酵是高温微生物活动的结果。高温微生物活动的最适温度为50一60℃。所以,应设法提高料堆的起点温度。有条件的可用40一50℃的温水拌料,无条件的可于棉子壳曝晒结束日的下午趁热拌料,以利高温微生物早活动,多产热,快升温,减少中低温有害微生物的活动时间。

    2、科学用水防过量。有些菇农为补偿发酵过程中损失的水分,拌料时加水偏多,这样会使培养料透气性变差,不利于高温微生物的活动。而且水的热容量大,含水量高料堆升温慢。所以,应根据棉子壳含绒多少确定适宜的加水量,一般料水比控制在1:1.2一1.4为宜。拌匀后用手握料,以指缝间能有2一3滴水滴下为适。翻堆时如发现水分不足,可及时补水。补水要少量多次,不宜一次补水过多,以免降低料温和影响料堆的透气性能。

    3、限高堆积多储氧。棉子壳培养料较麦草等培养料容重大,堆积过高,料堆下部受压孔隙减少,氧气储量不足,不利于高温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根据我的经验,料堆高度以0.8一1米为好。堆形可根据发酵料量而定,料量多可建成底宽1.2一1.5米,高0.8一1米的长堆。料量少可建成圆堆。250千克以下不宜采用发酵法处理,否则发酵质量难以保证。

    4、勤翻料堆增补氧。从建堆后的次日起,每天早晚各翻堆1次,排放二氧化碳,补充高温微生物活动所需的氧,维持高温微生物较高的活动性,可达到料堆升温快、温度高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常规发酵法由于长时间不翻堆,水蒸汽在堆表凝聚造成的堆表湿度过大、堆料内外水分不均衡以及堆表湿度大温度低造成的中低温有害微生物繁殖等弊端,提高了发酵质量。

    5、双层保护防病虫。建堆后在堆表喷酒少量500倍敌敌畏和300倍多菌灵混合药液,然后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保温保湿,还可防止滋生蚊蝇。薄膜下的药液可杀死或抑制堆表非高温区的害虫、虫卵和杂菌,以减少病虫的侵染机会。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