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羊肚菌种植技术,附栽培条件及培养材料的处方


    【发布日期】:2024-10-29  【来源】:耕种帮种植网  【作者】:李先生
    【核心提示】: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包括熟料脱袋栽培和室外生料栽培两种方法。文章阐述了羊肚菌的栽培条件,如温湿度、日照、土壤和空气要求,并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培养材料配方。此外,还介绍了具体的栽培步骤,如材料搅拌、装袋、灭菌、接种、培育以及室内和室外栽培的技术要点。

    熟料脱袋栽培:搅拌材料,使用17x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入材料,每袋约500~600克,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在22~25℃下培育,菌丝满后延长培育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培育。还可以室外生料栽培。羊肚菌培养材料可以用木屑75%、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配成。

    一、羊肚菌的栽培条件

    1、温湿度:羊肚菌是低温高湿型真菌,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秋季8~9月也偶尔发生,但数量少。羊肚菌生长期长,除低温外,温差大,刺激菌丝分化。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首核成形温度为16~21℃,子实体成形和发育温度为4.4~16℃,湿度为65%~85%左右。因此,栽培时间尽量放在11月~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直射光有不良影响。

    3、土壤:土壤PH要求6.5~7.5左右,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濑土壤中。在腐殖土中,黑色、黄色沙质混合土均可生长。

    4、空气:在黑暗和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质量也很差。充足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羊肚菌培养材料的处方

    1、木屑75%、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2、棉籽壳75%,面筋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3、玉米芯40%、木屑20%、豆壳15%、面筋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以上三种培养材料可以选择一种。材料水比为1:1.3,含水量保持在60%。

    三、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1、熟料脱袋栽培:搅拌材料,使用17x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入材料,每袋约500~600克,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在22~25℃下培育,菌丝满后延长培育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培育。

    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在每层床上铺上塑料薄膜,然后铺上3厘米厚的腐殖土,平整后,将去除塑料袋的菌棒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的床可以排列40个,排列菌棒后,轻轻喷水可以复盖土壤3~5厘米,表面可以复盖2厘米厚的广叶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为85%~95%。

    室外脱袋栽培:室内栽培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为田埂,田埂宽度为1m,深度为20~25cm,长度无限,整理田埂后喷洒或轻轻浇水,用10%的石灰水杀死害虫和杂菌。脱袋除菌棒的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但底层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田埂内温度的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2、室外生料的栽培: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场所,挖深20~25cm的洞,洞底先用水浇水,按比例称好上面任一处方料,用水混合,底层铺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2袋,切成核桃大小在上面铺上第二层材料,厚度仍为4~5厘米,压平后用同法播种。播种结束后,用疏松腐殖土复盖,厚度为3~5cm,复盖广阔的叶子,保温保湿。盖子结束后,适当洒水,为了防止人和家畜的踩踏和强光直射,在树叶上盖树枝。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