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栽培茯苓的方法与步骤


    【发布日期】:2024-11-03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本文主要介绍了栽培茯苓的两种方法: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以及茯苓产业的发展前景。文章首先详细描述了段木栽培的步骤,包括树干处理、接种和田间管理等。接着,介绍了袋料栽培的详细过程,包括培养基料的配制、装袋、灭菌和接种等。最后,文章讨论了茯苓产业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在发展茯苓产业的同时,需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目前,茯苓的寄主植物——松树正在逐渐减少,致使茯苓种植产量骤减,但茯苓的种植效益却不断提升。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栽培茯苓的方法与步骤。

    一、段木栽培

    把砍倒的思茅松先剃枝丫,再用斧头去皮留筋,将去皮留筋的树干锯成60~70cm长的段木,一层层架码成井字形,日晒风吹使其干燥,含水量约在25%~28%时即可下窖。

    选砍伐后2~3个月内、未腐烂、无虫蛀以及根皮完整的思茅松的树桩,铲去树桩周围的表土;选择晴天在松桩周围挖30cm深的沟,用斧头劈去露出的树皮,并在周围喷洒药性较长的农药以防白蚁发生;再用刀将装菌种的袋子破开(不要弄碎菌种)。

    接种后10d,菌丝已开始长入树桩内,此时应检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时补接种。

    一般接种后2~3个月,树桩就会开始结苓。秋末和冬季,茯苓会进入冬眠期,第二年气温回暖后开始长大,4~6月为茯苓生长的旺盛期,此时要经常给茯苓和树桩补土,防止茯苓露出土面被太阳暴晒。

    二、袋料栽培

    将米糠(或麦麸)与熟石膏混匀,再加入松木屑,将其拌匀,然后加入溶化了的蔗糖水,翻拌均匀,使培养基料含水量为44%~70%,培养基料配制后放置30 min,待水分均匀透入料中后再进行装袋。菌袋采用聚丙烯塑料菌袋,每个菌袋装人基料后要夹入松木条,菌袋为两端开口、套环。

    为防止菌袋被培养料刺破,在菌袋外面再套一层同样的菌袋,然后高压灭菌2h,冷却后在菌袋两端各接入茯苓菌种,置于25℃温室内培养至菌丝发满菌袋。

    参照茯苓段木栽培选择适宜场所挖栽培坑穴 ,大小为80~90cm×30~35cm×20~25cm,穴底与坡面平行,然后将菌袋划口并接种菌核,将菌袋横卧摆放于坑穴底部,用1根松树段木做“诱引”将段木和菌袋紧贴、不留缝隙,然后用挖出来的土覆盖,覆盖厚度约为20cm,土顶略呈龟背形,茯苓窖的边缘外的四周可略低,以利排水,避免茯苓窖内积水而造成菌丝死亡。

    三、茯苓产业发展前景

    茯苓能形成一个经济产业,但茯苓也是“生态杀手”。 为确保茯苓市场供应和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农、林和水保部门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茯苓栽培这一产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认识到其严重的生态破坏性,在此基础上做好深入广泛的宣传工作,提高苓农的生态保护意识;

    其次要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地规划茯苓生产,使茯苓栽培不超过资源和生态的承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