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银耳烂耳怎么办 银耳烂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11-16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本文讨论了银耳栽培过程中烂耳现象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导致银耳烂耳的四个主要原因,包括“黄水珠”累积、喷水不当、害虫危害和二氧化碳中毒。随后,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喷水、防治虫害和改善通风条件。

    在银耳的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银耳烂耳现象,那么银耳烂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出现银耳烂耳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讲讲银耳烂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供种植银耳的朋友们参考。

    一、银耳烂耳的原因

    银耳栽培过程中,发生烂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种情况:

    (1)“黄水珠”累积过多。在子实体分化阶段,银耳原基会分泌出“黄水珠’,此时应抓紧喷水调温、加强通风,并及时把“黄水珠”倒干。否则,就会大量沉积于耳基,导致烂耳。

    (2)喷水时直接喷到耳片上。子实体长判3~5厘米大时,需增加喷水以保持湿度.喷水时不能直接喷到耳片上.否则,因水中带有很多细菌,容易引起感染而造成烂耳。

    (3)遭受害虫危害:谷盗,食酪螨等害虫,不仅会咬食银耳菌丝体,还会危害银耳子实体,阻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导致烂耳。

    (4)发生二氧化碳中毒。在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时,如果采取炭火加温,忽视了开窗通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太少,就会抑制银耳的生长发育,使抗逆力减弱,从而导致烂耳。

    二、银耳烂耳的防治方法

    要防止烂耳,必须要抓好以下几点:

    (1)按照银耳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地喷水加温,通风换气,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排除室内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要经常检查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可喷600~800倍的敌敌畏于覆盖物上面.细菌引起的烂耳,可用50~100ppm的金霉素喷于覆盖物上面。

    (3)烂耳严重时,可采取“削皮再生法”处理,即用锋利的小刀将烂耳的接种口挖去2-3厘米深,若见有白色菌丝,则说明耳根未烂,还能出耳,移入栽培室培养7一l0天后,即可长出新的子实体来,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