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竹荪种植技术7要点分析


    【发布日期】:2025-02-23  【来源】:耕种帮种植网
    【核心提示】:本文详细介绍了竹荪的种植技术,包括田块选择、栽培原料选择、生产季节安排、菌丝生长发育条件、播种、出菇管理和采收加工包装等环节。竹荪种植对土壤、原料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选择合适的田块并避免连作。播种时需注意覆土和养菌,出菇期需严格控制湿度和通风条件。竹荪的采收和加工也需及时进行,以保证品质。竹荪因其高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从业者具有重要意义。

    竹荪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市面上比较品质较好一点的竹荪一般都可以卖出高价,竹荪还有“菌种皇后”的美誉,那么竹荪怎么种植呢?

    一、田块选择

    竹荪栽培的田块要求交通便利、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强、不易板结的土壤。准备种植的田块,种植前一个月,逢雨天,亩施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增加覆土的养份。

    以下4种田块不宜种竹荪:

    (1)选择种植田块应防旱防涝。

    (2)竹荪种植不能连做,须间隔三年以上,且种植的周边田块未种过竹荪最佳,多年种植区产量逐年下降。

    (3)当年种地瓜、玉米等作物不宜种植。

    (4)细砂为主的田块保水性差,易受旱,产量低。

    二、栽培原料选择

    现行栽培竹荪的原料分四大类。一是竹类:各种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二是树木类: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三是秸秆类:豆秆、黄麻秆、谷壳、油菜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秆、葵花子秆、壳等。

    三、生产季节安排

    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以春播为宜。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应把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春播,“惊蛰”开始铺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播种后60-70天养菌,进入夏季5-9月间出菇,10月结束,生产周期7个月左右。

    四、竹笋菌丝生长发育条件:

    (1)温度:竹荪菌丝生长温度是25~32℃,最适宜温度为23~24℃。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5~28℃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2~25℃。超过32℃或低于5℃,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

    (2)湿度:菌丝生长湿度在60~70%之间,菌蕾的生长发育湿度在75~95%范围风,而破球和撒裙时,相对湿度应在85~95%,以95%最好,湿度低于80%,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出现畸形。

    (3)空气条件:竹荪属好气性真菌,菌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

    (4)光照条件:光照对竹荪当育有抑制作用,故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线。

    (5) 营养条件:竹荪生长所利用的养料主要用碳源和氨源,再者就是无机盐和微量维生素。锯末、秸杆等都是它所需的营养。在竹荪的生殖生长阶段,还需少许的泥炭土壤。

    五 、播种

    1.场地畦床整理

    要求平地或缓坡地,水源好,含有腐植质的沙壤土。播种前 7-10天清理场地残物或杂草,翻土晒白。畦宽60-80厘米,人行道间距3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

    2.播种覆土养菌

    播种前将培养料浸水,控制含水量60%-70%备用。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米畦床铺放培养料10千克,菌种1瓶,做到一边辅料一边播种,然后在畦床上覆盖地膜。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后期增加通风次数。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植土,腐植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若采用农作物套种方式的,套种品种有黄豆、高梁、玉米、辣椒、黄瓜、向日葵等高秆或藤蔓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处套种一棵。

    六、出菇管理

    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畦床上盖膜去掉。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出现菇蕾,并破球独柄形成子实体。此时正值林果树和套种的农作物枝叶茂盛时期,起到遮阳作用。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菇蕾生长期,除阴雨天气外,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能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七 、采收加工包装

    竹荪播种后可长菇4-5茬。子实体成熟都在每天上午12时前,当菌裙撒至离菌柄下端4-5厘米就要采摘。采后及时送往工厂脱水烘干。干品返潮力极强,可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扎牢袋口。

    综上就是竹荪的种植要点,竹荪作为一种近几年愈发被人们所熟知的食用菌,市场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