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将进入北京地区羊肚菌适宜播期,为确保播种质量,夯实高产基础,现从设施选择、土壤处理、播期安排、播前准备、标准化播种等五个环节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请各种植主体参照执行。
一、设施选择
适合栽培羊肚菌的设施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因其具备较好的控温控湿、通风换气、遮阴避光能力,更容易实现羊肚菌的稳产高产栽培。
二、土壤处理
栽培羊肚菌的土壤的pH要求在6.5~8.0。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富含有机质为宜。肥力不够的地块可以施用有机肥。羊粪、牛粪等动物粪肥及菌糠等不宜直接使用,要充分发酵腐熟后再施用。连续种植羊肚菌3年及以上的重茬地块由于土壤中杂菌,虫卵的积累及羊肚菌代谢产物的积累,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减产或绝产,因此要避免选择。前茬种植竹荪、大球盖菇等覆土食用菌的地块,由于菌丝残留和杂菌积累,要注意做好消毒处理。在播种前深翻土地,高温闷棚。
三、播期安排
羊肚菌属于地温菌类。日最高气温连续七天低于20℃,地表5cm地温在15℃以下时可以安排播种。因此,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羊肚菌时,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之间播种较为适宜;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羊肚菌时,在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播种较为适宜。
四、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修葺设施,检查棚膜、棉被、遮阳网、放风口、水电系统,确保保温、保湿、通风、遮阴能力符合要求。播种前1周,翻耕25~30cm,平整土地,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使用辛硫磷、噻虫胺颗粒等杀虫,使用生石灰杀菌。浇足底水,待土壤不粘手时进行播种。
五、标准化播种
1.菌种准备
品种选用六妹系列的品种。菌种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菌龄不宜过长,要求菌丝长满,产生菌核30天内使用。按照每亩300kg的量准备栽培种,栽培种中麦粒比例要求不低于60%。
2.做畦、开沟
为便于操作和管理,沿着棚长方向做高畦。畦宽1.2m,高15cm,畦间留30cm通道。在畦面上开4条10cm宽,10cm深的窄沟。
3.撒种、覆土
菌种使用时,先将塑料袋划开,然后将培养料揉碎、散开。将揉散的菌种撒到窄沟中。然后使用平耙将窄沟搂平,使菌种完全覆盖
4.喷水、覆膜
要保证羊肚菌菌丝生长处于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播种后立即使用微喷或水带喷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达60~70%。为保证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的稳定,播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地膜选用黑色地膜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