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如何种植竹荪 竹荪的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本文详细介绍了竹荪的三种种植栽培技术方法:室内箱栽法、室内床栽法和室外畦地栽培法。文章分别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栽培容器的选择、培养料的处理、菌种的播种、覆土的厚度、湿度和温度的控制等关键环节,并提供了每种方法的产量预期和管理要点。这些技术要点为竹荪种植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有助于提高竹荪的种植成功率和产量。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珍稀食用菌,营养石室,有“菌中皇后”的美誉。闲话少说,今天要给你们说的是如何种植竹荪,即竹荪的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共讲三种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竹荪的室内箱栽法

    用普通木箱做栽培容器,先在箱底铺一层厚5-10厘米腐植质土,将枯竹锯成30厘米长,平铺在腐植质土上,在枯竹层播竹荪菌种,每平米用750克装菌种1瓶,然后再盏一层腐植质土,土层厚约3-5厘米。

    要注意覆土不可过厚,否赃会影响出菇。在覆土上浇水,令其湿透。将木箱放在室内培养,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经4-5个月时间,枯竹上已长满菌丝,并有少量菌丝向覆土蔓延。

    当气温上升到20-24℃时,覆土层有小菌蕾出现,此时,应提高室内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5%。

    在菌蕾长出覆土层之后的一个月左右,菌蕾撑破,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95%,菌裙便能很好的撒开。每平方米平均产鲜菇1.62公斤,高产者可达2.84公斤。

    二、竹荪的室内床栽法

    在室内用木、竹搭床架,宽1米、高2米,3-4层,每层间距80厘米。床边用竹、木做档板、高30-40厘米。底部铺薄膜,在薄膜上打滤水孔。

    将栽培材料加工成5~30厘米长小段,用0.5%石灰水浸泡一周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浸入清水中,进行发酵处理,待清水发出酸臭气味时捞出,即可上床播种。

    先在床面铺5厘米厚腐植质土,再铺10厘米厚的培养料,然后在培养料上均匀地撤一层菌种。在菌种上面铺5厘米厚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每平米用菌种(750克装)1-2瓶。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包好,在20℃温度下进行遮光培养,保持相对湿度在75-80%左右,经20天左右,培养料上已布满菌丝,即可进行覆土。

    在管理上做到轻喷水、少通风。当菌蕾长大、发育成熟,顶端开始向上膨大时,空气湿度要提高到95%,几天后,竹荪即破蕾而出,从播种到采收,需8~9个月的时间。

    三、竹荪的室外畦地栽培法

    这种方法省菌种,用工少,方法简单,有利于农村进行栽培。具体作法是:

    选背风阴凉空地做畦床,畦床宽80-100厘米,深10厘米,在畦内铺一层枯竹,在枯竹上播菌种,每平方米用菌种一瓶,然后在菌种上覆盖3-5厘米厚的复土,浇透水。

    为了保持菇床温度,在畦床上搭30-40厘米高的荫棚,防阳光直晒。利用自然温度进行培育,但要经常喷水保湿,防止床面干燥,次年9月,床面开始出菇,从播种到出菇,大约需要10-12个月。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