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种培养时间对真姬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Effect of Culture Spawn-Incubation Times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Hypsizygus marmoreus
程继红 冯志勇 高君辉
摘 要:研究了栽培种培养时间对真姬菇搔菌后气生菌丝恢复生长、料面转色、现蕾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发现培养75d的处理C和培养83d的处理D的现蕾情况最好,菇形最佳,产量最高,16瓶产量分别达2.261kg和2.364kg;培养61d的处理A和培养67d的处理B现蕾情况不好,子实体发育迟缓,栽培瓶之间差异较大;培养92d的处理E现蕾情况良好,但是在栽培后期易受杂菌污染.
关键词:真姬菇; 栽培种培养时间; 料面转色
分类号:S646.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873(2003)02-0045-05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上海市科委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03912076
作者简介:程继红(1974-),男,1997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200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 食用菌的设施化生产.冯志勇,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程继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设施栽培研究室,上海,201106)
冯志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设施栽培研究室,上海,201106)
高君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设施栽培研究室,上海,201106)
参考文献:
[1]王柏松,江日仁.真姬菇栽培初探[J].中国食用菌,1991,10(3):35~36.
[2]何莉莉,吴梅,李博,等.真姬菇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J].食用菌,1995,17(5):13~15.
[3]周世朗.日本食用菌产业概况[J].食用菌,1995,17(5):3.
[4]伊藤浩一.きのこ年鉴[M].东京都:农村文化社,1999.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