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研究 » 正文

    以固氮树种发展食用菌专用林的建议


    【发布日期】:2004-11-09  【来源】:
    【核心提示】:以固氮树种发展食用菌专用林的建议AProposalConcerningtheDevelopmentofNitrogen-FixingTreesasSpecial-PurposeFo

    以固氮树种发展食用菌专用林的建议

    A Proposal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Nitrogen-Fixing Trees as Special-Purpose Forest for Edible Fungi

    刘福平 

    摘 要:许多固氮树种速生丰产、萌生能力强,叶片、木屑含氮率较高,可为食用菌栽培提供理想原料.而且固氮树种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提高地力方面作用显著.以固氮树种发展短轮伐期食用菌专用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介绍了银合欢、黑荆、大叶相思、银荆、桤木、南洋楹和马占相思等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概况,各地可因地制宜栽培合适的固氮树种作为食用菌专用林.

    关键词:固氮树种; 叶片; 木屑; 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专用林

    分类号:S646;S1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873(2002)04-33-07

    作者单位:刘福平(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361006) 

    参考文献:

    [1]黄维南,蔡克强.银合欢--华南地区农林牧生产上有希望的速生树种[J].亚热带植物通讯,1984,(2):43~50.

    [2]蒋侯明,邢诒能,何华玄.新银合欢引种栽培成功[J].热带植物研究,1982,(3):66~72.

    [3]黄维南,蔡克强,蔡龙祥.不同立地条件下银合欢的生长、结瘤固氮及其对改良土壤的作用[J]. 亚热带植物通讯,1989,(1):6~9.

    [4]陈方顺,邵少蕙,黄维南.银合欢叶作氮源在凤尾菇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亚热带植物通讯,1988,(1):20~27.

    [5]刘福平,陈方顺,陈丽璇,等.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蘑菇和降解含羞草素的探讨[J].食用菌学报,2000,7(2):36~40.

    [6]陈方顺,黄维南.生料栽培凤尾菇添加银合欢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0,(1):32~35.

    [7]陈淑贞.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木耳试验[J].食用菌,1992,14(5):23~24.

    [8]郭翠英,刘福平,陈方顺,等.银合欢叶代麸皮栽培毛木耳试验[J].食用菌,1995,17(5):24~25.

    [9]郭翠英,陈方顺,黄维南,等.银合欢叶代麸皮栽培金针菇的研究[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4,(1):35~40.

    [10]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11]刘永荣译.国际农药残留限量手册[S].1986.110.

    [12]刘福平,陈方顺,黄维南.银合欢叶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效应及菌丝对含羞草素的降解作用[M].亚热带植物通讯,1991,(1):45~49.

    [13]<食用菌文摘>编辑部.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法[J].食用菌文摘,1990,(增刊):8.

    [14]陈方顺,刘福平,林丽仙,等.银合欢木屑栽培香菇的配套技术[J].福建农业学报,1994,14(增刊):75~79.

    [15]黄绍英,郑芥丹.银合欢木屑袋栽香菇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1995,(5):43.

    [16]林晓华,周钦泽.速生树种木屑栽培香菇试验初报[J].食用菌,1993,15(1):13~14.

    [17]陈淑贞,陈其煌.木本豆科植物木屑栽培乳白木耳[J].食用菌,1995,17(4):28~29.

    [18]郭翠英,陈方顺,黄维南.速生固氮树木屑栽培金针菇试验[J].食用菌,1994,16(2):19~20.

    [19]郭翠英,刘福平,陈方顺,等.三种速生固氮树木屑栽培猴头菌的研究[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4,(2):35~38.

    [20]贺近恪,A.G布郎.黑荆树及其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299,317~318.

    [21]王月英,潘瑞道,周钦泽.黑荆树木材栽培香菇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9,(6):25~27.

    [22]林春,谢卿楣.黑荆木屑袋栽香菇研究初报[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9(4):423~426.

    [23]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749.

    [24]丁湖广.香菇袋栽新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

    [25]黄毅.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211.

    [26]郑海水,李克维,黄世能,等.短轮伐期人工林树种的选择[J].海南林业科技,1994,(2):2~12.

    [27]黄绳全,黄维南.大叶相思引种栽培初步研究[J].亚热带植物通讯,1989,(2):21~26.

    [28]徐燕千,霍应强.大叶相思栽培及其利用研究[J].热带林业科技,1982,(2):1~13.

    [29]林丽仙,陈方顺,于青,等.速生固氮树木屑栽培香菇试验初报[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5,(1):23~27.

    [30]江志鹏.袋栽大叶相思枝条栽毛木耳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1988,(11):40~41.

    [31]邹达明,朱光权,朱建国,等.短轮伐期菇木林人工培育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9,19(6):1~10.

    [32]杨绍增,王瑞荣,王达明.马占相思利用价值的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6,(2):20~30.

    [33]傅懋毅,杨志成,费学谦.四川桤木叶及其成分的研究[J].饲料研究,1993,(8):4~7.

    [34]吴士元,余文华,吴子文.14个菇木树种生长量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4,14(6):17~21.

    [35]翁启杰,郑海水,黄世能.马占相思短轮伐期人工林生长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3,(4):10~12.

    [36]黄维南,尤瑞琛,黄志宏,等.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的生长、固氮及叶状柄的营养成份[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2):118~122.

    [37]谢左章.马占相思叶粉饲用开发价值及经济预测[J].广东林业科技,1998,14(3):23~2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