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拉丁文: Poria cocos 或 Wolfiporia cocos
别 名: 松茯苓、茯灵、茯菟、松柏芋、松腴、不死面等。
英文名: Poria, tuckahoe, fuling
隶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茯苓属(卧孔菌属)。
茯苓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据《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人说它“通神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 汉代名医张仲景创造了“茯苓四逆汤”、“五苓散”等四十多个以茯苓为主的方子。科学统计了我国中医临床上158个名方,233种药材中,茯苓是运用最多的前5种药之一;统计中国、韩国、日本等三国的中药药方,以使用的次数多少计算,茯苓排名第四,可以说中医几乎无药不用茯苓。
茯苓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β-茯苓聚糖(β-pachyman),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其中包括茯苓酸(Pachymic acid)、齿孔酸(Ebricoic acid )、块苓酸(Tumulos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等。此外尚含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等。
现代临床证明,茯苓具有:抗肿瘤、利尿、健脾、镇静、调节神经、抑菌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