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由于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气候各地差异很大,形成了立体气候的特点。在气候上,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在地形地貌上,从海拔76.4米的滇南河口一直延伸到滇西北梅里雪山的海拔6740米。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使云南具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称号。由于食用菌多为与植物共生或腐生的高等真菌,因此在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下,乔木、灌丛和草本植物等的代谢产物和多年积存的落叶腐质殖形成了真菌类得以良好发育的条件,为种类繁多的食用菌资源的存在奠定了基础,使云南成为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最齐全,产量最高,品质最佳的省份。
云南食用菌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量大,有的菌种在云南的品质尤为优良。就全省而言,较为普遍的食用菌大约有70至80种,珍稀食用菌种类就有10多种。 在云南种类众多的食用菌资源中,除了目前已被认识和利用的种类外,尚有许多因缺乏研究而不被世人所知,仅伞菌目和牛肝菌目等大型真菌在云南的种类就在上千种,但目前被利用的不及10%,可见云南食用菌开发尚有很大潜力。云南仅如享有“蘑菇之王”的松茸、世界著名珍稀菌种绝顶珍品--羊肚菌、“真菌女皇”竹荪、“黑钻石”美称的地下真菌--块菌、还有美味牛肝菌(白牛肝)、 味美如鸡丝的鸡枞、 青头菌、干巴菌、鸡油菌、虎掌菌、裂褶菌、侧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