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3003是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蘑菇站育成的又一杂交新菌株。该菌株经过几年来的初筛、复筛及全省各地试推广栽培,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广、稳定性好,并于福建省第十四届蘑菇制种会议上通过了菌种审定委员会审议,确定作为95-96年产季全省蘑菇试验种之一。其生产性状与目前大面积种植的AS2796较相似,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现把其种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生物学特性 该菌株在遗传上呈典型杂合态,同工酶谱呈HG4型,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灰色,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生长较 AS2796略差,在麦粒或粪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该菌株生长适应性广,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在含水量为55-70%的粪草料中均可正常生长。
2、质量性状 该菌株鲜菇色泽洁白,朵型圆整,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柄中粗较直,组织结实,菌褶紧密色淡, 不易开伞, 每公斤含菇80-100粒,后期菇大。空腹、菌柄脱皮或脱柄现象比AS2796少, 等外菇比例少, 罐头加工性状与优质型菌株相近,预煮得率比AS2796高2-3% ,达68%左右, 制罐质量符合部颁标准。
3、栽培特性
(1) 该菌株适用于二次发酵制备的培养料进行栽培,较耐肥,因此要求投料量足,每平方米不少于30公斤,含N量应达1.4%以上,薄料或含N量不足会引起产质量下降,出小菇或薄菇。
(2) 该菌株生长温度广,耐高温,子实体在22℃温度持续高温3-4 天仍正常生长,不易死菇,但在低温时出菇较少, 因此可适当提早种植(高山种早菇)或春季栽培 (平原地区春菇栽培)。
(3) 该菌株低温时长菇慢出菇少,因此遇低温时要减少喷水量,以保湿为主,要防止喷水漏料,导致菌丝老化,待到气温回升再调水出菇,延长出菇期。
(4) 该菌株比较耐水,料温度65-68%为宜,出菇期间需水量与高产型菌株相似。
(5) 该菌株爬土能力强,纽结快,成活率高,因此覆土后要注意观察菌丝爬土情况, 控制喷结菇水时期与通风强度,使菌丝3体在离土表0.5-1.0厘米处纽结成菇,并适当控制纽结密度, 有利于减少球菇, 提高成菇率, 增加单生菇,使得转潮不太明显, 后劲才能发挥。
(6)该菌株子实体结实, 有易开伞, 因此要适时采收, 一般在菇体直径3-4cm时采摘,不要留大菇,形成边采收边纽结边生长, 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