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食用菌的生活,除需要充足水分和养分外,还需要有适合的环境条件才能生长发育成子实体。这些生活条件可归为温度、空气湿度和基质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光照、基质酸碱度、生物因子等方面。
一、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一般产孢子的适温范围比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要低。如草菇产孢子在摄氏20—30度,孢子萌发在摄氏35—39度;香菇产孢子在摄氏8—16度,孢子萌发在摄氏22—26度。子实体分化即形成原基和生长均比菌丝生长温度低,但子实体生长比原基分化温度高。如蘑菇菌丝在摄氏25度生长良好,只有在摄氏16度时原基分化才是最好的。食用菌除草菇外,一般适宜于摄氏20—30度的温度范围生长发育。但草菇耐寒力差,摄氏5度以下菌丝很快死亡。
二、空气湿度和基质水分影响到菌丝的生长发育。一般基质水分以60—70%为宜,空气湿度以60—80%为宜。食用菌菌丝生长、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其基质水分恒定不变或水分变化才能刺激原基发生。基质水分和空气湿度也关系到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食用菌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进行生化反应,把养分转化为体内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空气中氧量达21%(体积比),二氧化碳含量0.03%时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清新的空气已达到这个标准。
三、光照条件:食用菌没有光合色素,不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是不需要光照的,尤其不需要太阳直射光。但实际上大多数食用菌,除少数如蘑菇、大肥菇、块菇等可以在完全无光照的黑暗条件下生活外,都需要一些漫射光才能生长发育良好。特别在子实体分化阶段,适当光照才能产生或产生更多原基,如香菇、草菇、猴头菌等。光照的强度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如平菇,光照不足柄长、盖小、盖不能展开。又如灵芝,光照不足,盖色淡,无光泽等。
四、基质的酸碱度影响食用菌菌丝内酶的活性,影响对营养物的吸收及基质养分的可给性。大多数食用菌适宜于偏酸环境,即酸碱度6—6.5,而草菇要求在中性偏碱即酸碱度7.8—8才能生长良好。
五、生物因子影响着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其中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可能是有利的,如香灰菌对银耳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有害的,如引起食用菌病害。还有虫类、鼠类等都与食用菌栽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