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草菇分离到的草菇母种,能否随即扩大菌种生产?草菇的母种可以通过单孢分离、多孢分离、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基质分离而获得。草菇的有性生殖属于同宗结合,孢子萌发出来的菌丝,具有不用经过配对就能产生子实体的能力,是自交可孕的。组织分离或基质分离得到的菌丝,生活力强,品种优良性状保持好。然而,无论哪种方法分离得到的菌丝,其细胞里的细胞核偶然也会发生突变,出现不孕性,尤其是从孢子分离获得的新菌丝体,这种可能性更大。
据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的试验中指出,从不同的子实体单胞分离得到的菌株中,76%是能顺利长出子实体的,而24%是不孕性的,始终不能长出子实体。从同一子实体得到的孢子,长出的菌株,75~76%是可长出子实体的,25~24%是始终不长子实体的。
菌丝体生长快速,粗壮,有大量气生菌丝,从灰白色至老化时浅黄色,同时产生棕褐色的厚垣孢子的菌株为正常型,约占分离得到的菌株82%,而菌丝体正常型的菌株中也有约9%是不孕的,即不能长出子实体的。
菌丝相当细小,生长缓慢,极小或没有长出气生菌丝的菌株为不正常型,不正常型的菌株中也有约33%是能长出少量厚垣孢子的。所以,并非每个不孕菌丝体都是不正常型的,即正常型的菌丝体中也有不孕的。能产生厚垣孢子的菌丝体也有不可孕性的,不能产生子实体。但不正常型的菌株都是不孕性的。
因此,单从外观检查分离得到的母种,不能完全确定其可孕性。如果未经过出菇试验,妄然把菌种扩大,乃至推广到大生产中去,很可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或得出的判断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