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是银耳种植大县,从菌种栽培到银耳生产都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模式,并且每年制种和种植能手们都从中创新发展,研发新的制作工艺,使银耳产业不断推陈出新,快速发展。
大桥镇银耳制种户江寿根每年制作的银耳菌种多达80到100万瓶,供应着大桥、吉巷、卓洋等乡镇2800多户菇农,栽培银耳3600多万袋。近来他改变常规的菌种分离方法,创新了银耳菌种分离技术:采取在菌瓶内长出银耳子实体后,精选色白,健壮的耳片,放入无菌水内。通过恒温室内培养,让耳片孢子散落在无菌水中,形成了银耳孢子菌液。然后把菌液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待孢子萌发后,挑取颗粒饱满、健壮的芽孢,接种于木屑培养基内,培育成银耳母种。
像原来那样的老方法,叶片放进去,有好的也有坏的,没有办法挑选,好的坏的都是一堆在那里生长,混合在一起,不一定都是很强壮的,也有很差的。经过这样改革后,可以进行选优去劣,把强壮的提取出来。
据高级农艺师丁湖广介绍,这种新型的银耳菌种分离技术和原来直接选取耳片进行培养相比,更有利于剔除较弱的芽孢,精选出优质芽孢,因而制作出的菌种抗逆力更强,稳定性更好,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