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球盖菇,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受到广大菇农欢迎,是当前奔小康的好途径。它栽培原料广泛,如麦秆、稻草、芦苇等均可栽培。每平方米用原料15—20公斤,菌种3一5瓶,播种后50—60天出菇,栽培技术工艺与竹荪栽培相似。
一,选好优质品种
大球盖菇97号菌种适应性广,抗逆力强,朵形大而完整,菌丝体生长温度5—30℃,子实体生长温度l0—25℃。是目前广大菇农的当家品种。
二、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栽培分为春、秋、冬季,春播一般选择2—3月,秋播8—9月,冬播11—12月(但以秋播最为适合)。
三、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杂木屑80市斤,棉子壳20市斤,石膏粉2.5市斤,糖1.5市斤。
②杂木屑l00市斤,麦皮30市斤,石膏粉3市斤,糖2市斤。
③稻草100市斤,麦皮30市斤,石膏粉2市斤,糖1.5市斤。
四、菇棚设置
一般选择向阳通风,排水良好的田地比较理想,采取野外大田栽培,菇棚光度要求四阴六阳,花花阳光照得进,菇床畦面宽1—1.3米,高0.15米,长为12一15米为宜。
五、培养料堆制及播种
稻草、麦秆、芦苇要求晒干,新鲜无霉变质均可,培养料堆制之前,将秸秆类用水泡1一2天捞起,含水量调节在70%一73%用手握料指纹间有2——3滴水为宜,太干不利于菌丝生长。将泡浸过的秸秆类,铺到菇床,厚度20—25厘米,然后把秸秆类进行压平踏实,菌种散播在秸秆类上,播种完并压实,使菌种能同培养料紧密接触,便于菌种萌发。菌种表面再铺约1厘米秸秆类能遮盖菌种即可,主要使培养料有一定的湿度。
六、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头三天,不能通风,然后每天通风30分钟,播种15—20天左右,当菌丝向四周长出3—5厘米时,就可以复土,一般采用稻田土和腐殖土,但不能用碱性土壤,PH值为5.6—6为宜,复土时在培养料表面喷些调节水,使培养基有一定湿度。复土厚度为3.2—3.6厘米为宜,40天以内一般不要喷水,如因土壤表面干燥,可喷水至土壤湿润即可,温度超过30℃及时揭膜通风,一般温度为20---26℃为宜,当菌丝爬上畦面,并形成索尖端扭结菌蕾,加大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土层的水份含水量掌握55—65%,喷水时应根据出菇量,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加强通气量,要求空气新鲜,促进子实体生长。
七、采收
大球盖菇在正常温度下一般7—8天就可以采收,采下的鲜菇要放在低温处,防止气温过高,造成影响商品质量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