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持人:香菇是我国传统出口的拳头产品,近年来产区由南到北,分布较广,2002年产量达9万吨,占全世界香菇总产量的78%,跃居世界首位。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117个国家和地位,在全球香菇外销市场上占92%。WTO之后,一些香菇进口国采取不断加高“绿色屏障”来制约中国香菇的输入。突出的是所谓:香菇中含甲醛超标,重金属的砷、氯、铅、镉及多菌灵,二氧化硫等超出限量。美国FDA(即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我国香菇实行严格过分检疫,连杂质超一点也不让通关。
针对我国香菇出口遭受阻碍的现状分析,除了日本国立药品与食品研究所测定香菇中生成含有甲醛,鲜菇54ppm,干菇244ppm,世人公认之外,我国一些菇区在香菇生产中操作不科学,管理不得法,致使农药残留和含硫量超标的事实,也是无可否认。要稳固中国香菇出口的地位和品牌,当务之急必须强化无公害生产,实施全程技术监控。
为此,我们特邀请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香菇主产区的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副秘书长丁湖广专家,为我们栏目编写了《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的专题研究,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责任编辑戴立军老师来播讲。
问:戴老师,您好!
颜红,您好!
根据外贸和海关资料介绍,我国食用菌产品中,香菇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加入WTO之后一些进口国不断加高“绿色屏障”制约我国香菇的输入。要突破这些“壁垒”让中国香菇顺利地跨上通往世界贸易的“绿色高速公路”,这应当采取哪些最有效的措施?请您介绍一下。
好吧!近2年来我国香菇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吃了不少“绿色壁垒”的亏,由此引起各产区的重视,先后从不同方面采取措施来弥补,但普遍存在不系统,不规范,所以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排除“绿色壁垒”的阻挡。香菇属于绿色食品,只要严格实行无公害生产环环把关,才能使产品达标。为此根本措施是实行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
问:看来当前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势在必行。哪这全程监控包括哪些方面,请您介绍一下!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包括优化产地生态环境,栽培原材料把关,精选优良菌种,菌袋生产规范化,出菇科学管理,控制农药使用,产品标准化等七个方面。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科学技术程序,进行监督控制操作,使产品达到WTO/SPS动植物检疫的新要求。
问:实施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内容要求严格,请您能不能把每一个环节具体技术要领进行详细介绍。
香菇是来自天然,应当回归自然。现行栽培方式是室内养菌,野外菇棚长菇。因此第一关是优化产地生态环境,具体有“四要求”,“五必须”:
“四要求”指的是香菇养菌室,其生态环境要求:
(1)远离食品酿造工业、禽畜舍、医院和居民区至少3000米之外。
(2)坐北朝南,环境清洁,空气对流,门窗装防虫网,墙壁刷白灰。
(3)选用无公害的次氯酸钙药剂消毒,使之接触空气后迅速分解成对环境,人体及香菇生产无害的物质,从而消灭病源微生物。
(4)安装紫红线灯照射或电子臭氧灭菌器等物理消毒取代化学药物杀菌。
问:这“五必须”是指哪些方面?
“五必须”是指野外菇棚条件:
(1)场地必须靠近溪河,四周宽阔,空气流畅,周围无垃圾等乱杂废物;
(2)地面必须采取翻土晒白后,灌水、排干、整畦;
(3)菇床必须撒石灰粉或喷茶籽饼、烟茎等生物制剂,取代化学农药杀虫;
(4)水源必须无污染,水质清洁。用水应符合国家GB5749规定。
(5)茬口必须合理轮作,隔断中间传播寄主,减少病虫源积累,避免重茬加重病虫害。
问:听了老师介绍第一关后,使我明确了香菇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环境是基础,基础打好了,病虫源就堵死了。哪第二个环节是什么内容,应注意哪些?
第二个环节是栽菇原辅材料“把四关”。香菇为木生菌,现有各地栽培原料主要是以木屑为主,配合棉籽壳、黄豆秆、葵花秆、木薯杆等,辅以麦麸或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上述原辅材料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为此要注意“把好四关”:
(1)采集质量关:原材料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
(2)入库灭害关:原料进仓前烈日曝晒,杀灭病源菌和虫害、虫蛆;
(3)储存防潮关:仓库要求干燥、通风、防雨淋、防潮湿;
(4)堆料发酵关:原料使用时,提前堆料发酵,杀灭潜伏杂菌与虫害。堆料选用无公害洁霉精溶液。禁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拌料。
问:第二个环节主要监控原材料,根绝病虫源,这确实很重要。请你把第三方面监控内容告诉我吧!
好!第三个是选择抗逆力强,耐病性好的菌种。严禁使用带有杂菌病毒及虫害迹象的菌种,一旦发现或怀疑,应立即淘汰烧埋。只要菌种优势,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起到自身保护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抵制外来病虫害侵袭。根据各地栽培实践表明,下列香菇菌株较为理想:
(1)秋栽、冬春长菇,宜选用中温偏低型的菌珠:cr-62、cr66、农林11、82-2、L-26、Lp612;
(2)春栽,秋冬长菇,选用长菌龄,晚熟型菌株:241-4、9019、135-9、939-1等;
(3)反季节埋筒覆土栽培,应用高温型的菌株:cr-04、武香1号、8001、广香47等。
问:环境、原料、菌种都达到无公害要求后,哪第四个环节应该是栽培吧,它要控制哪些技术?
第四个环节是香菇菌袋制作,它是栽培香菇的载体,是无公害生产最关键的一环。菌袋又称菌棒,是香菇长生的培养基。基质强壮病害少,产量高,品质好。按照菌袋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具体要求“五达标”:
(1)基料配方合理:理想的配方为:杂木屑8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配料不许加入多菌灵。料与水比:1:1~1.15,含不量56~58%。PH5.8-6.2。
(2)装袋掌握规范:拌料至装袋结束不超4小时,防止酸变;填料松紧适中;袋口扎牢不漏气;袋壁不破损。
(3)料袋灭菌彻底:装袋上灶后旺火加温,要求4小时内达到100℃,并保持16小时以上的灭菌,达标后趁热卸袋,排场散热。
(4)接种慎防污染:接种室采用30w紫外线灯照射或气雾消毒剂消毒杀菌,禁用甲醛熏蒸消毒。接种要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选择午夜或清晨接入香菇菌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
(5)养菌适温避光防潮:室内控制不超32℃,空间相对湿度70%以下,门窗遮阳,注意通风换气;定期翻堆检查,及时发现并淘汰烧埋病害菌袋,防止扩大污染。
问:刚才听了老师所讲的菌袋生产“五达标”后,使我们懂得了菌袋强壮病害少、长菇多,品质好。哪下一步是长菇管理应该控制哪些技术要领,请您继续谈谈。
现有香菇菌袋长菇方式有3种:即脱袋露地排筒长菇,带袋架层培养花菇,埋筒覆土培育夏菇。要实现多产无公害菇品的效果,长菇阶段必需把好“五关键”:
(1)菌袋生理成熟:标准是:菌丝瘤状突起占三分之一,局部有转色信号,基质有弹性。这样菌袋脱袋后抗逆力强,耐病性好,有利长好菇;
(2)排筒合理:菌袋露地或上架排筒,必须间距2~3cm,有利散热和吸氧。
(3)转色诱蕾“三刺激”:人为制造昼夜10℃以上的温差刺激;喷水加湿,干湿交替刺激;光线由暗转明,强弱光刺激;
(4)棚内加温防硫:菇棚冬季加温催菇,可采用地坑壁墙通烟道或电源热流增温。不得使用煤炭、煤球明火明烟,以免二氧化硫袭击菇褶,造成含硫量超标;
(5)喷水防污染防过量:长菇期喷水,最好选用井水、河水、自来水。切忌使用池塘水,稻田水;同时防止喷水过量,导致烂菇。一旦出现及时摘除,防止病菌蔓延。
问:戴老师,您前面所说的五个环节讲得很好,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使我们懂得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香菇无公害生产究竟允许不允许使用农药?一旦发生病虫害怎么办?
这个问题您提得好。香菇生产过程和农作物一样不可避免会发生病虫害。无公害香菇生产是指菇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符合营养学和医药学双重标准的要求。为此,生产中应特别注意农药的使用。具体实行“五强调”:
(1)强调使用生物和生化制剂:微生物杀菌剂是一种放射性的代谢产物,广谱、安全、无公害。如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多氧霉素、科生霉素等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茶籽饼、烟茎、除虫菊、苦皮藤、草木灰、辣椒水等生化制剂,既能防治病虫害,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而且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2)强调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灭菌脂、克螨特、波尔多尔等,对人体的代谢产物无害,容易被人体内排除。
(3)强调对症下药:防治各种霉菌采用扑海因,(又名异菌脲、桑迪恩,普克特(又名霜毒威),百维灵,甲霜灵锰锌(为甲霜灵、代森锰锌配制)、百菌清(又名达克宁、达克尼尔、桑瓦特)。防治菇蚊菇蝇、蝼蛄及蛆虫等,采用锐劲特(又名氟虫晴),辛硫磷,阿维菌素(又名爱福丁、齐螨素),乐斯本(又名氯吡硫磷、毒死蝉)。
(4)强调浓度与剂量: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和剂量。同时做到科学用药,栽前棚地室内消毒、土壤处理采取面上喷施;菌袋及虫害发生时,采取局部施药,时间一般应于上午,夏天宜于下午或喷水前用药。
(5)强调禁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国家明文禁用的砷酸铅、氯化钠、杀虫脒、甲胺磷、甲基1605、滴滴涕、久效磷,对硫磷、氧化乐果、溃疡净、三氯三螨醇、克百威、肤南丹、西力生、砒霜、杀螟威、毒杀酚等一切录制农药及剧毒和高残留农药都不得使用。特别强调菇品采收期,禁用一切农药。
问:按照老师以上讲述的技术控制进行操作,相信香菇产品必然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那么在产品收成后还需要掌握和控制哪些技术?
按照国家农业部2002年7月25日发布的NY5095—2002《无公害食品香菇》行业标准的要求,做好香菇保鲜、加工、储运最后一环至关重要,具体要求:
(1)出口保鲜菇要求保持自然形态和田园风味,因此必须实行采收不损伤,修蒂不受热,集装不褶变,起运不超温。
(2)出口干菇要求无含硫、无杂质、无烤焦,形、色、味具全。为此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炭火烘干和晒烘结合的干制方法,全面推行使用精密度好的现代脱水机进行干制。有条件的加工厂应采用真空冻干技术,FD(冻干)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高出同类产品1/3。同时产品必须严格分级分等包装。
(3)储存运输强调“四要”:(仓库事先要消毒,进仓菇品要 足干、运输工具要清洁,装卸要防压)。
只要按照以上七个环节,严格控制生产技术,我国香菇产品一定能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必然倍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