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栽培季节:
在自然气温稳在12℃以上就可进行接种栽培,在我国南方一般以5-10月为灵芝瓶栽最适宜季节。
2.配制培养料:
1:杂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2:杂木屑40%,蔗渣39%,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
3: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3.接种、培养:
经灭菌后的培养基,搬进无菌室或无菌箱 中,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原种接入瓶内。然后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室的温度保持25-28℃,相对湿度75-80%,并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持环境清洁。经25-30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全瓶。
4.子实体形成阶段的管理:
温度湿度: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如果温、湿度太低,则只长菌柄不长菌盖。当培养室的湿度过低时,应采用地面喷水,或悬挂湿布或烧开水蒸汽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不宜直接在于实体上喷水。
通风、换气 :子实体生长阶段耗氧较多,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如果通气不良,子实体不易展开。据测定空气中C02浓度达0.1%时,子实体呈鹿角状,菌柄变长。如果通气不好再加上温、湿度变化不定,则子实体极易形成瘤状物。
控制光源:灵芝子实体在形成阶段有强烈的向光性(散射光),为避免子实体产生畸形,应在菌柄原基出现时,四周遮光,光线只从上方射入,使菌柄垂直向上生长。待生长到所需要的高度后,上方遮光,使光线固定从一侧射入,即可长出菌盖和茵柄垂直的子实体。
5.采收:
一般是以子实体的菌盖边缘由黄白色变成红褐色,菌盖已经定型,不再生长,作为适时采收的标准。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从子实体产生到采收需经20-30天。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菌柄基部的根皮,放在阳光下晒于或在40-50℃下烘干。经充分干燥的灵芝,应立即装人塑料袋或木箱内密封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