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Grifola Umbelleta(pers.ex.fr)pilat.
英名:Umbrella polypore;
Chinese Sclerotium.
别名:枫树苓、地乌桃、黑猪粪。
分类: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奇果菌属。
概述:猪苓属多孔菌,菌核生于地下的土层中,块状,不规则,疣,表皮黑褐色,内肉近白色或淡黄色,干后坚而实,手按发软,轻如软木。子实体由菌核生长,伸出地面。菌盖圆形有小鳞片或细纹,菌肉白色与空气接触变为褐色。
猪苓是一种特殊的药用菌,中医应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现代医学提取“猪苓多糖”治疗肿瘤效果甚好。
生物学形态
猪苓属于多孔菌类。菌核形成于地表下,子实体发育露出地面,多为丛生,俗称“猪苓花”。菌核有猪屎状、马屎状。其发育过程要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物质,属单利共生关系。陕西省商洛地区可采挖到野生猪苓。
栽培时期
在12月份冰冻之前,春季3月解冻之后直到5月均可栽培。总体说来,冬栽比春栽要好得多,因为冬栽使密环菌与猪苓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密环菌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结合和吃树木营养进行发育。所以,密环菌生长,菌核才能生长。
选择良种
1、猪苓菌核有猪屎、马屎和鸡屎等形状,在选种时,要选择猪屎和马屎状的作种苓。
2、菌核乌黑质坚的毓和再生能力弱,只能作商品,不能用于作种。新生的一二年菌核灰黄色,用手捏压发软的均可选用做种。
3、选种的时间为10—12月份,此时核浆定型,停止生长,基本进入休眠期,含有机物质多。
4、选密环菌索生长旺盛的寄生树根木段,以利猪苓菌核接触菌索生长旺盛的寄生树根木段,以利猪苓菌核接触菌索而得到良好的营养。因选择和培植密环菌就是生产栽培猪苓的重要一环。
栽培方法
1、适选场地:次生林半阳半阴的山地,坡度在30—40°腐植质含量高而又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兼能蔽阴之地最为理想。
2、精选菌类:麻栎类的青网树段较好,椴木、桦木、枫相木等树种皮厚质良,负载密环菌生长的营养丰富,持久性强。
3、种植深度:猪苓由于喜阴凉怕热不怕寒,在培育时应高寒浅坑,窖深应在30—40cm;低山深坑,窖深应为50cm;阴蔽的地方要浅,阳光常照的地方要深。
4、种核栽埋:把砍过鱼鳞口听新柴段和密环菌段在窖内相间隔放,用腐植质上填充菌棒空隙,菌核种放在密环菌棒与新菌柴之间的鱼鳞口处。每窖用种10—15个,约250g重。放好后覆腐植质于菌核之上。然后再放一层菌柴和新柴,如此相间隔放,即菌核两层,菌柴三层。坑 窖上面覆土成弓背形,能以排水并提高地温。
5、科学长大管理:刚下种的窖坑上方不宜脚踏畜踩,菌棒也不宜扒土翻动。到了夏秋季节,要进行一次检查,小心取出上层中的一至二根新柴,看密环菌是否生长健壮。如干旱就要洒水保障,若渍水可开沟及时排除,窖内如有蚂蚁螬虫,可用药剂毒杀。
收获加工
猪苓多年生习性,一两年内产量不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繁殖旺盛时期,收获中要注意表面土层中的菌核。色黑质硬的称为老核,这就是商品猪苓,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猪苓。色泽鲜嫩的灰褐色或黄色猪苓,一般核体松软,可作种核。
在收获时要去老留幼。将已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杂刷洗耳恭听,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在日光下自然凉晒,干后即可装运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