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生产培养料的堆制--腐熟
蘑菇是腐生真菌,培养料应适当腐熟。堆肥的目的就是利用堆肥内高温促使粪草腐熟,改变粪草的理化性状,使其疏松、透气,并借发酵高温(70℃)杀死粪草中的害虫和杂菌,为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准备条件。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群的活动,有机体经过复杂的变化,放出二氧化碳、氨和水蒸汽。据研究,堆温升至28℃时,中温菌活动占优势,到50℃时,中温菌被杀灭,只有高温菌如耐热性细菌类及放线菌类占优势,大量繁殖,到60℃时,放线菌类活动占优势,同时细菌类仍较活跃,到75℃时只有少数几个特别菌种可抵抗这样高的温度。在培养料堆制时,堆内的空气,经过需氧微生物的活动,氧气很快被消耗,翻动后,增加了新鲜空气,温度又重新升高,微生物的另一活动周期又复开始。总的变化过程,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以及氨,纤维物质分解变为糖族的单元物质,同时形成腐殖酸。为了适应微生物的繁殖,水分、通气、pH、氮肥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应恰当。开始堆料时应有饱和水分,但水分也不能过多,若堆料中含水量过多,则对通气起着限制作用。堆料中微生物大都在pH8-8.7时,发挥作用最充分。由于堆料在堆积过程中常产生酸性物质,添加的化肥如过磷酸钙等也遗留一些酸性物质,所以需要添加石灰(0.1-0.2%),以调节堆料在发酵过程中的酸碱度。微生物的繁殖也消耗氨态氮或有机氮,所以应添加尿素、硫酸铵、畜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