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生产培养料的堆制--堆料的方法
采用稻草和麦草混合堆料的,为了避免稻草过分腐熟,在开始堆料时,只用麦草和畜粪堆制,到第一次翻堆时,再加进所需的稻草。如果仅用稻草与畜粪堆料的,要掌握堆料时间,不能过腐。
堆料前将草铡成33cm左右,然后放人畜尿池中浸泡。麦草吸水力差,应浸2-3天,稻草吸水决,一天即可。干粪在堆制前,可先用水调湿,湿度大小以在指缝间能捏出1-2滴水即可。
堆料时先铺一层16cm左右的草,再铺一层5-7cm的粪,其上再铺13-16cm厚的草,又铺5-7cm粪。一层草,一层粪,直到铺完。粪草要铺平。第一层粪不需浇水,以后每铺一层粪一层草后,即浇清水或人畜粪尿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使粪草吸足水分,有利于堆温提高。料堆四周上下基本垂直,堆顶呈龟背形以利排水。堆好后,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
每110m2的料堆,需堆宽230cm,长33m,高150cm,约15层左右。料堆过宽过高,不但操作不便,而且透气性差,容易产生夹生和发臭等现象;料堆太窄边料多,影响发酵质量。湿粪堆料的方法和干粪堆料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湿粪堆料前期水分要求偏干些,因湿粪本身含水多,粘性大,浇水过多容易结成粪块,造成通气不良,堆温不高。堆料适宜的湿度,用手紧握能捏出水滴即可。湿料粪块多,每次翻料时需将粪块弄碎、抖松,促使发酵均匀,并要增加石膏粉的用量,每110m2的培养料需用75-100kg。
湿粪养分损失少,肥效高,粪块不易弄碎,翻堆时需要劳力较多。特别是湿牛粪粘结性大,若粪块过多,腐熟不好,易感染杂菌,因此,生产上多采用干牛粪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