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播种
目前我国蘑菇栽培,多半利用自然气温进行生产。即播种后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菌丝的生长,当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气温逐渐下降,恰好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充分利用较低的自然气温,有一个较长的出菇时期。
菇房翻料后,料温下降到28℃以下不再上升时,即可播种。选用优良的菌种,是保证发菌整齐、发菌快、长势好,防止杂菌和虫害的有效措施。优良菌种应是菌丝健壮,多呈扇形绒毛状,只有少量菌素,瓶内培养料呈红棕色,无杂菌,无虫害。菌种中凡是有菌丝、菌索衰老、吐黄水、菌丝结块,有杂菌和螨类等害虫的,均不能使用。播种前用0.3%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把工具及手擦洗,并将瓶子表面揩干净,以免在播种过程中带进杂菌。瓶口处表层的菌种可以挖掉不用。播种一般采用穴播,行株距8-10cm,或10cm2见方。750毫升瓶装菌种可播0.3m2。穴深、宽各5-6cm。若料偏干或草多粪少,可播深一些;料偏湿或草少粪多,可播浅一些。菌种播入穴内,四周盖上培养料,中间稍露在培养料表面,以便接触空气,利于菌丝迅速萌发,但又不可全部暴露在培养料表面,以免菌种块干燥,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播种完毕轻轻拍平斜面。播种方法除采用穴播法外,现在推广混播加撒播法,这种方法发菌好,封面快,床面不易发生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