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鸡腿菇栽培技术(6)


    【发布日期】:2010-07-16

           四、出菇期的管理 鸡腿菇出菇期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重点如下: 1.温度管理 鸡腿菇子实体形成与温度关系很大,自然温度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16℃-24℃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柄短结实,个体肥大粗壮,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自溶。因此,出菇期自然温度应控制在10℃-28℃为宜,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一定要做好降温或升温工作。 2.水分管理 能否获得鸡腿菇的优质高产,除了调控好温度外,水分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水分管理的一个方面是喷水技术。床面覆土后,应在2天-3天内分多次将土层逐步调湿,含水量达到 18%左右。标准是土粒无白芯,手握成团,触地能散,不粘手为宜,使菌丝能迅速伸入土层,并在土层中生长。以后则结合温度、土层含水量和菌丝生长的情况,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补充水分,保持土层呈湿润状态。经10天-15天,床面子实体原基大量形成后,喷水量逐渐加大,满足子实林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膨大,每天每平方米喷水量达2000毫升-2500毫升。一潮菇结束后,停水2天—3天,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下一潮菇长出后,逐步加大喷水量,周而复始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空气相对湿度的管理。出菇期菇房或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90%-95%,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子实体鳞片增多,菇体无光泽,组织疏松,重量也轻,将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水分管理的原则概括起来为: “结菇水要多,出菇水要稳,转潮水要重,维持水要补,空气水要勤”。能将这五句话的含义悟通悟透,水分管理的技术也就真正到位了。 3.通风管理 鸡腿菇是一种好气菌,生理活动中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鸡腿菇的通风管理与其他菇类有所不同,即通风量不宜太强,否则,菇体表面的鳞片明显增多,影响商品外观。床面喷水时一定要大通风,喷水结束后,也不能急于关闭门窗,至少要待 1小时左右再关闭门窗和覆膜。温度较高时,菇房的门窗、大棚或小拱棚的两头均应先挂上湿草帘后通风,尽量保持菇房内有一个较高湿度的环境。阴雨天空气湿度高,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总的原则是,既要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又不使小气候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剧烈的变化,小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