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次发酵培养料 1.培养料的预湿 培养料发酵时间在8月5日左右。建堆前一天将麦秸充分湿透,一层麦秸一层石灰粉建成宽 2.5米的长堆,同时用1%石灰水预湿牛马粪和饼肥。 2.建堆 一层湿好的麦秸一层粪饼混合肥,麦秸厚度20厘米,共10-12层,顶部成弓形,高度1.3-1.5米,宽 1.8-2.0米,从第二层开始定量加水,以底部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3.翻堆 双孢菇培养料的第一次发酵一般需要四次翻堆。翻堆的目的是将粪、草等材料上下、里外对调,使培养料发酵均匀、一致,另外把辅助材料分期、分批加到各层料中。建堆后第6天进行第一次翻堆,每层料中加尿素和适量水。约第11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将磷肥和碳酸氢氨撒在各层料中。约第14天进行第三次翻堆,粪草混合,均匀撒下石膏粉,建成的堆高1.2米,宽1.6米。约第17天进行第四次翻堆,并加入碳酸钙,3天后进行第二发酵。注意建堆后2、3天及每次翻堆后料温必须达到70℃,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4.第二次发酵 方法为用塑料薄膜搭成一个简易式塑料棚,选晴天下午1- 2点趁热将培养料运进棚内集中铺放在床架上建后发酵堆,床架高20-30厘米,料中间通风筒(一些直径5厘米的小孔),棚两端各开一个通风窗,以利于通风和控制温度。建堆后第二天,料温达 60-65℃,保持8小时后,通风降至 52℃,维持3天后降温上床播种。 5.二次发酵料的标准 颜色为深棕色,发酵均匀,无明显的氨味和其它异味,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挤出水滴,料易拉断,但有韧性,pH值7.7-7.9。 (天津市静海县农业局 王孟文 甘长霞 刘桂忠 3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