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口蘑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松茸,是一种高档珍稀名贵菌种,其菇体硕大,菌肉肥厚洁白,滑脆爽口,味微甜嫩鲜美,菇香浓郁,鲜品售价每公斤高达 70~120元。为开发这一项极具市场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本场从福建引进该菌株,利用稻麦草发酵料袋栽取得成功,现将具体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一)季节安排 该菇子实体一般发生在中高温季节,菌丝生长温度10℃~32℃,出菇温度以16℃~32℃最佳,一般插种后40天左右出菇上市,各地应根据本地温度合理安排栽培季节,春栽一般选择2~4月份插种,5~7月出菇;秋栽7~8月插种,9~12月出菇为宜。 (二)场地选择 栽培金福菇可选择室内床架式栽培,也可利用室外阳畦覆土栽培,要求场地干净,远离畜禽棚舍1km,靠近水源一带。使用前2天,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以便控制污染源。 (三)培养料配制 栽培原料,各地区就地取材,要求质干、新鲜、无霉变。配方以稻草、玉米秆、谷壳等为主料,混合或单一栽培,另加5%~8%的麸皮或木屑,20%的马牛粪(有无均可)。配制:栽培前,将秸秆切成 2~3cm小段,浸泡于浓度5%的石灰水中2天,使稻草等秸秆吸足水分,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将主料与辅料混拌均匀,建堆发酵2~3次,经发酵后的培养料含水量掌握60%~65%。 (四)装袋接种 将经过处理过的培养料装入20cm×50cm聚乙烯筒料中,三层料四层菌种,料须装实,袋口线绳扎紧,并在菌种部位刺微孔透气增氧促发菌,接种量为原料重量的10%~15%为宜。 (五)菌丝培养 将接过菌种的培养袋搬人通风透气的培养室内培养。温度高时,叠呈井字状3~4层;温度低地,可依次墙式排放5~6层。培养期间,经常通风换气,温度掌握在32℃以下。 (六)覆土出菇 在培养室内培养,经过25天左右,菌袋内培养基变成纯白色。此时,将袋口敞开,均匀在袋口料顶上覆盖3~4cm厚的腐殖土或泥炭土,然后将菌袋依次排放在层架上或阳畦小拱棚内,进行喷水保湿。一般覆土后,空间温度16℃~32℃,相对湿度80%,10~15天后白色菌丝爬上土层表面,待菌丝浓白后,停止喷水降湿,使菌丝体由营养阶段转向生殖阶段,并加强通风换气,促使菌丝束扭结原基发生菇蕾。 (七)适时采收 金福菇从菇蕾形成至成熟采收一般需5~7天,当菌盖肥厚,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采收。采收一茬菇后,应补足营养水养菌出菇,经过12天后又可采第二茬菇,共连续采3~4茬菇,生物转化率 (产量)100%以上。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沿河食用菌种场 陈淦根 22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