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室内栽培技术—菇房管理(2)
2、出菇后的管理
平菇从播种到菌丝成熟大约需要30-40天。从原基形成 到采收可分五个阶段管理。
(1)原基形成期:菌丝长满培养料后,通过散射光诱导、变温刺激、及时换气等处理,约经3-5天,气生菌丝减弱变色,培养料表面形成白色突起的瘤状物,即原基形成。此期的管理关键是温差,低温型品种要控制在10-15℃,中温品种,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0-90%。如果培养料表面形成较厚的菌皮,迟迟不形成原基,必须进行搔菌与温差刺激。
(2)桑椹期:桑椹期菌蕾,因品种不同,有淡黄色、乳黄色(凤尾菇、榆黄菇)、银灰色(平菇)、乳白色(佛罗里达平菇)、青黑色(糙侧耳及紫孢平菇)。此期不能浇水,在温度适宜情况下,约可维持2-3天。
(3)珊瑚期:此期一部分菌蕾形成子实体,另一部分弱菌蕾萎缩死亡。子实体生长,呼吸作用旺盛,必须加强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7-18℃(中温型菌种可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
(4)伸长期:伸长期子实体的菌盖、菌柄有了明显区别,此期可根据培养料和空气湿度进行喷水,每天喷2-3次,以培养料表面不积水为宜,温度控制在7-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并保持空气新鲜。
(5)成熟期:一般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约7-10天,当菌盖直径达8厘米左右,边缘由下陷变平展,由平展到上翘,颜色由深变浅时就可采收。每批菇采收后,要将床面残菇碎片清扫干净,除去老根,然后根据培养料的干湿调好水分,重新盖上薄膜,第二批菇蕾又会形成。在第二潮菇后,应适当给培养科补充养分。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如下:①100公斤水加糖1公斤、味精0.1公斤、维生素B1 100片,制成混合液。②0.5mg/kg的三十烷醇。③100公斤水加尿素1公斤。以上三种配方营养液在每次采菇结束3-4天后喷施,喷量每次每平方米0.2公斤。由于转潮换茬,基质的pH值自然下降,影响菌丝的恢复能力,可喷洒2%石灰水,使培养料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