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问:滑菇的栽培季节是什麽?农事安排如何安排?
答:滑菇是在每年的冬季做好原料准备和菌种生产,在早春进行低温接种。因为冬末春初杂菌较少,比较容易控制接种时的杂菌污染,夏季利用中温来养菌,并注意遮阳,通风和降温,以避免高温的侵袭,在秋季适时地开包出菇。一般农事按排是为立春以后即可进行接种,这个季节温度低,杂菌少可避免杂菌污染,在发菌养菌期与高温期应注意降温通风并观查包内菌丝,如发现菌丝停长,应注意松包透气,白露气温下降即进行开包,给水,催菇,进行出菇期管理。农事安排还应根据各地区小气候特点略有提前或延后,当外界温不低零下10℃,不高于4℃时即可接种。
9、问:栽培滑菇对栽培料有什么要求?
答:其栽培料可分主料和辅料,其主料用杂木屑即可,但其针叶树木屑不得超过15%,培养基的通透性必需良好,木屑应粗细搭配,轮锯的木屑较粗,带锯的木屑较细,粗、细木屑应搭配混着用。用作辅料的麦麸或米糠,玉米面等必须新鲜,无霉变或异味。
10、问:滑菇栽培品种怎样选择?
答:滑菇分早生、中生、晚生的品种,用什麽品种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因高温期长,应选择晚生种,在低温寒冷的地区应选择中生、早生或极早型品种。
菌种质量的优劣是丰产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的菌种是至关重要的,购买了菌种怎样鉴别是合格或不合格呢?
首先目测菌种,如是上下为一体,颜色洁白,无杂菌,无黄水,不老化,不干固,手按时有弹性,掰开后能成块并不散碎,嗅时有菇的香味,即为合格菌种。
11、问:如何知道菌种中有杂菌和菌种老化了呢?
如菌种中有黄、青、绿、黑、红等杂色的菌落说明菌种有杂菌污染了。如菌种菌丝未发满,即为发菌期不足。菌种出现了萎缩、干涸、有黄水、说明菌种老化了。菌种如有拮抗线,说明发菌不均匀即菌种也不纯。出现以上各种现象都为不合格菌种,应淘汰不用。购回的菌种在路途中不能打破瓶,而且要保存在无直射光,冷凉干燥,无鼠害,无药类异味,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低温保藏,菌种数量多上垛时,要注意不能上大垛,应单垛起码,避免大垛保藏会升温烧堆。滑菇菌种购回后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前要进行备料、菇房清理与菇连块模的消毒。菇房在使用前用1%硫酸铜溶液或来苏尔刷洗干燥后备用,菇连块塑料薄膜在使用前用3%来苏尔浸泡2小时,淋去水后备用。作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即可生产了。
其整个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拌料-灭菌-作菌块-接种-发菌管理-出菇-采收加工。先说拌料:
滑菇每块用干料2kg左右,备多少料是根据计划栽多少块来备,拌料的多少是根据每次灭菌锅能投的量来进行。拌料时将100kg木屑加入麦麸15-20kg进行干拌,然后分几次边加水、边翻拌,一般水加到占培养料的55%左右,即可用手紧握料成团,张手时料团裂开,但不散碎即可。
水加好拌匀后再闷料30分钟,随后及时灭菌,不可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原料发酵变质。料拌好后即可灭菌,辽宁地区普遍应用土蒸锅灭菌。
12、问:灭菌时用的蒸锅如何搭建?
土蒸锅时的首先用砖和水泥搭建比较结实的锅台,一定注意不要用泥土沟缝建造,以免遇水,塌跨。最好是建半地下式,以免锅体太高,操作不方便,样式如农村普通大锅台差不多,坐直径110cm大号锅,锅上用1.0-1.5毫米铁板卷焊成120cm直径的园蒸桶,桶壁下部留一高30cm,宽25cm的出料口,用铁门封严,留出料用。锅安蒸帘,高出水面30cm;帘与出料口下缘相平,便于出料,帘上铺上麻袋片以免漏料。桶上盖对开木制锅盖。桶与铁锅,锅台接触的部位用白灰麻刀,三合土等抹平外圈再用黄泥或麦秸糊上一圈,护好,以免漏气。如有条件用木桶代替铁桶更好。为利用余热烧些温水备用,可在锅台与烟道连接处按上一个小铁锅或小铁箱装水用。为观察锅内水量可安装一个水位表。
滑菇生产原料的灭菌也叫蒸料,就是利用上述的锅里的蒸气的热量来杀灭料中的杂菌,虫卵等,同时也是使原料熟化一下,便于菌丝快速分解料里的养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