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木耳是我场食用菌研究所驯化成功的一个食用菌新品种,它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量高。栽培实践证明,用玉米芯栽培紫木耳经济实惠,但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一、做好玉米芯的贮存与加工 玉米芯含糖份较多,易发生霉烂变质,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防止雨淋和受潮。发热霉变的玉米芯不能作为栽培原料。玉米芯使用前先在日光下曝晒2~3天,然后粉碎成豆粒大小,颗粒不可过大过小。
二、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3%,棉籽壳20%,蔗糖1%,石膏粉1%,另加水130%~140%拌料。拌料时,应先将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加水堆闷一夜,让其吸足水后再加入其它拌匀。
三、装袋灭菌 选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的薄膜袋。先用细线扎住一头,从另一头装料,边装边压实,以稍紧为宜,每袋可装湿料1.5公斤左右。装袋后即可上锅灭菌。一般在土蒸锅内灭菌,温度达到100℃ 后保持10小时以上。
四、接种发菌 料袋灭菌后冷却至30℃左右即可接种,用两头接种的方法较为简便。接种要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后移人培养室置于床架上发菌。当袋内菌丝人料5厘米时,应及时解开两头的细线并松动袋口,让少量空气透人袋内,以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大约经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五、覆土出耳 事先要在室外选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场所搭建1.8米高的耳棚,棚内做成宽1米的畦床。发菌结束后,将塑料袋脱去,尔后将菌丝棒一个紧挨一个平铺在畦面上,覆盖1~2厘米厚的湿土。覆土后,架弓形薄膜以保湿。2~3天,菌丝开始向土中伸展,10~20天,耳芽陆续出土。这时,应揭去弓形薄膜,经常喷雾水,保持土粒湿润。阴雨天要覆盖弓形薄膜,两头留通气口,从耳芽出现到成熟,一般为10~15天。采完头潮耳后停止喷水,覆盖弓形薄膜保湿,以利菌丝恢复生长。当第二潮耳出土时,再按上述方法管理,一般可采收3批紫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