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福菇的特点与形态特征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Tricholoma Lobynsis)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色松茸,国内又名大白口蘑。金福菇是一种珍稀天然保健食品和高品位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菇体圆正,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口感极佳。鲜菇很耐贮藏,经济价值较高,干品价值每公斤高达180-200元。
金福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7.85%,总糖38.44%,粗纤维8.20%,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对人体与智力具有良好的增强与保健功能,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金福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其特征是菌盖小,柄粗大。菌盖初期半球形,白色,光滑,直径3-8厘米,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灰白、稠密、孪生、不等长;菌柄棒状至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菌柄长5-10厘米,粗为1.5-4.6厘米,口感微甜而鲜嫩。孢子卵白色,椭圆形,直径6-9.5微米。
金福菇的栽培比较容易,由于其为草腐菌和土生菌,所以栽培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利用废菌料或稻麦草料生料覆土栽培均获得成功,所有这些特点均为金福菇的开发推广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金福菇生物学特性
金福菇原产于北半球热带地区,是夏秋发生的一种热带草生菌,要求在高温、潮湿、通风、阴暗的条件下生长发育。现将其生物学特性简述如下。
1、营养:金福菇母种适宜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在加富的DDA综合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健壮,洁白浓密,菌落表面平整,边缘整齐。金福菇利用碳氮源的能力较强,在人工栽培时,主要利用稻麦草、牧草、农作物秸秆、棉籽壳及废菌糠和部分畜禽粪等,在这些基质上,菌丝生长良好,子实体发育正常。
2、温度:金福菇是中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5℃,适温18-27℃;子实体发育温度15-32℃,适温18-28℃。在适温下限条件下,子实体虽然生长缓慢,但菌盖肥厚、饱满,菌柄粗大,品质好,耐贮藏。
3、湿度:培养料最适含水量58%-62%,含水量过高,菌丝生长缓慢;覆土层最适含水量60%-65%;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85%-90%,湿度不足,子实体瘦小干硬,品质降低;湿度过高,极易发生褐腐病。
4、空气:金福菇生长发育全过程都需要新鲜空气。尤其在子实体生长期,如果通风不良,菇蕾发育迟缓,菌盖不易分化,形成畸形菇。
5、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菇蕾分化和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这样可促使子实体圆整嫩白。直射光能抑制子实体生长。
6、酸碱度:培养基pH5-9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为pH6.5-7.5。
7、覆土:金福菇为土生菌,子实体发生需要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的刺激。覆土的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三、栽培季节与培养料处理
1、季节安排:栽培金福菇应根据其适温性来安排播种季节。依据天津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金福菇栽培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季栽培,春栽一般可在3-4月播种,5-6月出菇;秋栽7-8月播种,9-11月出菇。此外,金福菇栽培季节还可根据室内、大棚和露地等不同栽培场地灵活掌握。室内(层架)和大棚栽培,播期可以采取春提前,秋延后。露地栽培采用室内发菌露地覆土出菇,播种期可根据农事安排来决定。
2、培养料处理:金福菇培养料可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培养料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不腐烂。培养料配方可选用以下任何一种:①干纯稻草(或纯麦秸)100%;②大豆秆50%,玉米秆50%;③干稻草50%,谷壳50%;④废菌糠60%,棉籽壳24%,麸皮14%,石灰1%,石膏1%。
配制时先将稻麦草切成3-5厘米长短,置水池或河中浸泡2天,使稻麦草充分吸水软化。将软化的草料捞出予堆发酵3-4天,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65%,即可装袋接种。
废菌糠要预先脱袋晒干压碎,再与辅料拌匀,加水达60%-65%,堆料发酵5-6天,每天翻堆一次,并喷洒损失的水分,即可装袋接种。
3、装袋接种:经过处理的培养料装入30×60厘米的塑料袋中。装料必须紧实,呈圆柱形,菌种播在中间及两头共4层,并在菌种部位刺微孔透气增氧促发菌。所播菌种量是培养料重量的5%-8%,两头菌种要盖满料面,最后扎住袋口,但不能扎的太紧,以利透气。
四、金福菇栽培管理
1、菌丝培养:将接过菌种的菌料袋搬入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培养室培养菌丝。菌料袋排放要呈井字形,最多排放3-4层,每排之间留有通风道或人行道。在发菌期间每周要倒袋一次,当菌丝长到2/3位置,可松开袋口透气增氧,促进菌丝生长。一般培养30-3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2、脱袋覆土:当菌丝长满后,料面呈白色,并有少量原基形成时,便可脱袋排放覆土。菌袋可排放在室内层架式菇床上,也可排放在大棚或露地畦床上,密集排列,覆盖3-4厘米腐殖土或菜园土,覆土要平整,不留空穴,然后喷水保湿
3、出菇管理:覆土后3-4天内要注意保湿,架床栽培要关闭门窗并在地面喷水,畦床栽培要盖膜保湿。当菌丝长出土面时,要及时通风换气,并适当喷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菌丝迅速生长。覆土后15-20天,拨开泥土可见大量洁白索状菌丝时,应重喷一次出菇水,以后每天轻喷水1-2次,保持土层湿润和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照,促进原基扭结形成菇蕾子实体。
4、采收:金福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0-12天。当子实体菌柄高度达15厘米左右,菌盖肥厚紧实未展开时采收,菇体质量最好。采收时手握菌柄,整丛拔起。采收后要清理床面,剔除老化和残留菌柄,将床面整平,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结合补水喷施一次“菇风宝”营养液,二周内形成二潮菇。一般可采收3-4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