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金针菇出菇怎么管水


    【发布日期】:2010-09-03

      金针菇栽培管理中,因出菇期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所以采收二潮菇后培养料内严重缺水,很难再出菇,菇农因此放弃管理,导致产量偏低,生物转化率一般只达130%左右。

    金针菇料内含水量的多少与产量、质量的高低均成正比。

    因此,在出菇期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适时加强水肥管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方法是:当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后,将菌袋从发菌室迅速移到大棚内的栽培架上开袋催蕾出菇。进袋前先在菇床上垫上薄膜再摆袋,并将垫底膜四周抬高2cm,向膜内加入0.5cm深的水,袋口表面及四周用黑色薄膜覆盖避光,使光线较暗的膜内空间湿度能长期稳定在90%左右,有利于调节袋间温度、湿度,达到出菇整齐的目的。头潮菇采摘后,因料内水分已被大量消耗,必须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和追施营养液0.2kg,有利于二潮菇多出菇、出好菇。二潮菇采摘后,培养料已明显收缩,料与袋壁之间有了一定的空隙,后期易从袋底及四周出菇,影响菇的质量。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发生,可再次向袋内补一次水,每袋补水0.3kg,促使培养料吸水膨胀,多余水分则淹住袋底及四周袋壁,使其缺氧而在料面出菇。如此处理后可再出三潮菇。

    如果长期通风不良,棚内空间湿度过高,极易导致密菇、不菇、长柄菇的发生,而且菇呈水浸状,菌盖发黄,严重时甚至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如果通风时间太长,空间湿度低,菇体鳞片会增多,影响商品外观。因此,出菇期既要保持棚内氧气充足、空气畅通,又不使湿度变化太大,是实现鸡腿菇优质高产的根本。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