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用优质原材料 在袋栽黑木耳中,应选用不含有抑杀菌物质、未霉变污染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农作物秸秆碎屑、麸皮等原料,培养料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用一种或几种原料混合的常规培养基,培养料应按粗细比为2:1或3:1,以改善通透气性,为速生快长提高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应按科学方法配制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培养基。塑料袋应选用韧性强、厚度均匀、无破漏、厚度在0.04毫米以上的优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
2 选用抗逆性强的无污染健壮菌种 优良的黑木耳原、栽培种外观菌丝洁白、无其他异常颜色、菌龄不超过40天左右。应用于栽培的菌种应具有菌丝萌发生长较快、出耳、展片、转茬较快,子实体呈黑褐色或黑色的品种,并具有优质高产等特性,袋栽黑木耳生产者可参考选用黑杂8号、黑29、杂交9号、 8808、916和长白10号等品种,据试验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和丰产性。
3 选用优质防污添加剂辅助防污 如选用无腐蚀,无刺激性,具有生物和化学双重作用的防污助长、发酵等多功能土化防污剂,可大大增强抗杂菌污染力,显著提高或品率,比目前应用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防效全面稳定和效果好,杂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目前添加防污剂.是一种方法简便,实田和最有效的防污增收措施.可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显著的效益,降低风险损失,并可解决因技术、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防污难的问题。
4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的生产技术、适时栽培,提高效益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各异,一般春季掌握出耳期为4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秋季出耳期为9月上中旬至11月的中下旬结束,可根据条件、气候和生产能力制栽培袋,能在最佳出耳期顺利产耳.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栽培产质量和效益。
5加强栽培管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当黑木耳菌袋发好菌后,应视具体情况再培养几天,让菌丝充分分解培养基质积累营养.为高产优质防病打好基础和提供条件。然后再移入通风、水源等条件较好的栽培场,对排场应先进行消毒、防虫后用消毒刀划耳口.再进行排袋、覆盖薄膜等。为了有效地控制栽培袋适宜的水分散失.提高产质量.可分两次划袋出;第1次划出耳口,应在菌袋耳口相邻2—3厘米处各划3~4个出耳门共6~8个不宜,超过 10个.然后覆膜,让湿度达85%~90%左右进行催耳(切忌向划口部洒水或喷水,只能向地面增湿),7~10天左右即可在出耳口部出现米粒大小耳芽,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度,当耳芽长至豆粒或指甲大时可用喷雾器喷清洁的雾状水。保持适宜的湿度,尽量创造一个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条件.15~20天左右即可采收第1茬耳.采大留小.当第2茬耳采收后.停止洒水或喷水3~5天,然后进行第2次划出耳口,管理与第1次出耳相同,一般可出耳3~4茬左右。
724404 陕西省宁强县二郎坝食用菌开发部 杨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