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盐渍技术
(一)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护色--烫漂--冷却--盐渍
(二)操作要点说明
1、漂洗护色;先用清水洗去菇体表面的泥沙杂质,捞起浸入0.03%--0.0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中(100千克清水加30--50克焦亚硫酸钠),不断上下翻动,护色10分钟,捞入清水中冲洗3--5次,以洗去残留于菇体表面的焦亚硫酸钠。
2、烫漂:将护色后的球盖菇放入沸水锅中(最好是铝锅),边煮边上下翻动。捞出浮上的泡沫,煮到熟而不烂(即可一般煮菇至水沸后8--10分钟即可)。锅里的水可连续煮5--6次,再换清水。
3、冷却:将烫漂后的菇体立即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冷却,或用4--5口冷水缸连续轮流冷却。
4、盐渍:盐渍方法有一次盐渍法和两次盐渍法两种,分别介绍如下:
(1)一次盐渍法:冷却后的菇沥去余水后,先房入浓度为15%--16%的盐水中浸渍3--4天,使盐水向菇体中自然渗透,使菇体逐渐“转色”,称为“定色”。然后将定色后的菇捞起沥干,再放到23%--25%的盐水内。开始几天最好每天转缸一次,发现盐水浓度低于20%时,应立即加盐补足,或倒出部分淡盐水,倒入饱和盐水进行浓度调整。盐渍7天后,当缸内盐水浓度不再下降,稳定在20波美度左右时,即可装桶。
(2)二次盐渍法:冷却后的菇体装入木桶(或陶瓷缸中),加入8--10波美度的盐水至淹没菇体。用竹板或木版将菇体压没液面,防止菇体接触空气腐烂变质。盐渍4--6天,盐度降至2--3波美度,菇色慢慢变黄时,应及时加盐提高盐水浓度,防止发酵过度边酸。加盐的具体方法是:每天加入一定量的食盐(约为菇和盐水总重量的4%--5%),使盐水浓度每天提高4--5波美度,直到浓度稳定在22波美度以上时,停止加盐。为了检验菇体组织与盐浓度是否达到平衡,可取少量菇体放入配好的22波美度盐水中,若菇体下沉,证明已达到平衡;若上浮,即还未达到平衡,需继续盐渍。一般的盐渍过程需20天左右。每100千克菇(烫漂后的重量)需用食盐35--40千克。
5、装桶与调酸:将已盐渍好的菇体捞起,沥去盐水,5分后称重,装入塑料桶内(出口时应用专制桶),根据塑料桶的大小,每桶定量装入25千克、40千克、50千克。然后在桶内灌满配制的22波美度的盐水。用0.2%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在3--3.5,然后加盖密封贮存或外销。也可用50%柠檬酸、42%偏磷酸钠、8%的明矾溶化热水中,然后加至饱和盐水中,调节PH为3--3.5,再灌入桶内,可保菇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