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猪苓与天麻混种的高产模式


    【发布日期】:2013-01-25  【来源】: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专家(博士)科技信息咨询网

      一  种植环境的处理
      选择竹林、树下、凉台、床下等空闲平地,先撒上一薄层生石灰,12小时后将石灰扫去,以废木板或砖头围成一约1m宽的种植场地,围栏高约70cm,并将围栏内侧附靠一层废旧的塑料编织袋。也可选用耕地,挖1个70cm的窖槽即可。

      二  基料配方的制备   
      阔叶树的枝叶碎片30%,锯末20%,河沙48%,珍珠岩2%,另加菌宝生物素O.2%,尿素O.1%,甲醇0.05%,蔗糖0.55%。按配方干拌均匀,堆聚罩膜,陈腐24小时以上备用。

      三  菌材的制备
      将直径为6—10cm的阔叶树树枝锯成长50cm的菌材,树根和小枝桠切成10。20嘞长的小段备用。
     
      四  猪苓的栽培
      围栏底铺人5cm厚的河沙,喷洒病虫净,以河沙湿透为宜。将菌材平铺于消毒的沙层上,菌材间隙约8cm,间隙之中填入50%的小段根、枝权,同时点上密环菌和少量承接性菌索(最好是老菌材),然后将小块猪苓种摆放在菌索密集处。每根菌材上摆放4~5块种苓,种苓的断面必须与菌索和菌棒靠紧,以尽快形成共生关系。将基料填入菌床约10cm厚,稍加压实后,再同上法种上第2层。

      五  天麻的栽培
      2层猪苓栽种完毕之后,按同样方法栽培2~3层天麻,所不同的是,菌材之问的间隙为2~3cm,上下层之间的填埋基料为3~5cm。天麻点播距离,米麻为10cm,白麻为15cm。最后覆盖10cm的基料,浇透0.2%的菌宝生物素水溶液即可。

      六  管理
      该栽培方法一般无须频繁性操作管理,主要参数控制如下:保持基料40%左右的含水量,可每月喷水1次。最佳床温15℃~25℃,冬季可罩地膜,炎夏可喷水通风。如条件不具备,可不罩膜喷水,任春冬夏休眠也无大碍。基料的pH值以4.2—6.6为宜。

      七  采收
        一般4~5月或8~9月采挖。天麻可每年采收1~2次,猪苓每2年采收1次。休收后,可直接用部分新材换出老菌材进行扩产。每根菌材可连续栽培4~5年。天麻种和猪苓种可连年自留。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