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生物学特性
1.营养
茶薪菇系木腐菌,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与其他木腐菌基本相似,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源和氮源,适合的碳源有木屑、棉籽壳等,适宜的氮源主要有玉米粉、豆饼粉、麸皮及米糠。菌丝体生长在PDA培养基上,或麦粒种,或液体菌种接到木屑、木屑加棉籽壳或纯棉籽壳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均旺盛,都能正常长出子实体(菇)。
2. 温度
茶薪菇的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5~30℃,,最适温度为25-27℃,原基分化温度10-16℃,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3-28℃,最适温度为20~22℃,但因菌株不同有所差异,茶薪菇属恒湿结实菌类,出菇阶段不需温差刺激。
3. 水份与温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5~70%,子实体生育期需要充足的水份,菇房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湿度过高,子实体极易开伞,湿度过低,抑制菇体生长、子实体干瘪长不大。
4. 空气与光照
好气,菌丝生长阶段需要注意通风换气才能健壮生长。子实体发育阶段需空气量更大,栽培场需常通风,这样有利于子实体生长粗壮。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是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有散射光。
5.PH值
菌丝体在酸碱度(PH值)4~11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 6.属微酸性的
茶薪菇菌丝蛋白酶活性比较强,对蛋白质利用能力也就较强,所以在配制培养料时要适量添加玉米粉或豆饼粉,有利于提高产量。
茶薪菇的栽培
1. 栽培季节安排
根据茶薪菇菌丝生产温度10-35℃,最适25-27℃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科学安排春秋两季栽培季节,具体掌握好两个环节:一是接种后40-50天内,当地气温不超过32℃;二是接种日起,往后推60天进入出菇期,当地气温不超过30℃,不低于15℃。江浙一带春栽宜安排在3月下旬接栽培袋,秋播在7月下旬接栽培带,有栽培设施的则另当别论,可实行周年栽培。
2. 原料配方
配方1 木屑72%,麦麸25%,石膏1%,糖1%,过磷酸钙0.5%,石灰0.5%;
配方2 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糖0.5%,石灰0.5%;
配方3 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麦麸23%,石膏1%,过磷酸钙0.5%,石灰0.5%;
配方4 杂木屑40%,棉籽壳40%,14%,平方米粉5%,石膏粉1%;
配方5 棉籽壳80%,麦麸15%,饼肥4%,石膏粉1%;
配方6 甘蔗渣78%,麦麸15%,玉米粉6%,石膏粉1%;
配方7 棉籽壳40%,甘蔗渣40%,V14%,饼肥5%,石膏1%。
以上配方因地任选一种,当然也要考虑到品种的特性及经验,配制时含水量65%左右,自然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