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平菇雪立得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发布日期】:2014-03-01  【来源】:《中国食用菌》2013.4  【作者】:曹德宾
    【核心提示】:  2008年冬季,从丢弃于室外尚未进行处理的废菌袋中采到1株1.36kg的平菇子实体,时值隆冬季节,子实体上覆盖1层雪花,但其依然
      2008年冬季,从丢弃于室外尚未进行处理的废菌袋中采到1株1.36kg的平菇子实体,时值隆冬季节,子实体上覆盖1层雪花,但其依然生机勃勃,只是菌盖表皮略有发亮、绷紧的状态,但未有冻害等时令现象。进行组织分离后,于次年春、秋、冬三个季节及2010年春秋季节的连续进行实验性栽培,结果令人十分满意,即于2011年、2012年推出大面积中试,进行中试的生产者均从栽培中获得了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1 雪立得菌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1 生产性状
      “雪立得”菌株,是一株难得的中低温型菌株,适应长江以北地区的中低温时段出菇,尤其适应冬季12月~2月出菇,0℃条件不长菌刺,即使短期结冰也不死亡,适应偏粗放的管理;菌柄白色,较细且短;菌褶延生、色白、细密、菌盖叶片较厚、中等偏小,菌肉乳白色;丛生或覆瓦状叠生,朵形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高;该菌株抗寒、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发菌成功率近100%,在相应技术配套的条件下,一般不会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病害,高产稳产性与2006、特抗1号等高产菌株相仿,但其抗性更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在120%以上,采用爆发出菇技术的,头潮菇即可达到100%左右,是今后冬季和早春及秋季出菇的主选菌株之一。
      1.2 营养条件
      与其它平菇菌株相同,“雪立得”菌株可以适应各种常规栽培原料,如棉籽壳、各种作物秸秆等农业副产品以及中药渣、沼渣、木糖醇渣等工业废料,并辅之以有机或无机氮源等,此外,含有Zn、B、Mn、Fe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则是不可或缺的矿质营养物质,这是我们在十多年来的技术研究、菌种选育、栽培研究以及技术推广中已经得到的有力证明。
      1.3 温度条件
      “雪立得”属于中低温型菌株,常规发菌温度2℃~35℃,最适24℃左右;出菇温度0~26℃,在16℃左右时表现最佳,长速与菇品质量均优于其它同类菌株;菌盖圆润、周正,深灰色至灰黑色,温度低于10℃时则表现油黑色;气温高于26℃后,基本不发生新的菇蕾,已有的子实体菌盖薄,质地较脆,菌柄较之合适温度生长的长约2cm以上,菌盖色泽明显变白或惨白色。
      1.4 水分条件
      菌丝阶段可适应含水率在35%以上的基料,含水率高达70%时,菌丝生长速度受阻,但不失旺盛的表象;人工栽培一般要求基料含水率在60~65%,技术水平较高的可以调至70%,一般生产者应保持在63%左右较为合适,过低的基料含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菇量,尤其对第1潮菇的影响最大。发菌期间的空气湿度应在70%左右,尽量不要超过85%;出菇期间的空气湿度应在90%左右,短时可低于80%或达到100%,基本无碍。
      1.5 需氧条件
      该菌株的吸氧排碳力较之同类菌株偏高,据分析应与其菌丝旺盛、发菌速度高、产量高有关。发菌阶段的二氧化碳浓度可在1%以下,后熟培养阶段可达2%左右;出菇阶段,低温季节该数字应降至0.1%~0.5%,20℃及其以上时应降至0.1%以下,最佳0.05%左右。
      1.6 光照条件
      与其它平菇菌株相同,“雪立得”发菌期间应予闭光,出菇期间要求一定的散射光,一般强度在1000lx以下既可满足,如菇棚不方便揭盖操作,可采取人工照明的方法,进入时开灯,人走灯灭,该种光线也可满足子实体生长。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