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液体菌种生产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
4.1 摇瓶培养基配制 配制5L液体培养基,根据配方一称取玉米粉100g,豆粕50g,麦麸25g,磷酸二氢钾5g,硫酸镁2.5g,蛋白胨5g,红糖30g,葡萄糖25g,CMC-Na1g,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水3000mL搅拌溶解,在电磁炉上煮沸持续20分钟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将滤液加水至5L,调节pH6.5左右。制作小摇瓶分装在500mL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250mL,并加人5粒小玻璃球,瓶口用棉塞和牛皮纸密封。制作大摇瓶分装在5000mL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2500mL,并加入15粒小玻璃球,瓶口用棉塞和牛皮纸密封。
4.2 摇瓶培养基灭菌 配制好的摇瓶培养基,及时放人电脑控制灭菌器中,在0.13~0.15MPa压力、121℃条件下,灭菌40分钟。
4.3 摇瓶菌种接种 灭菌好的培养基,待温度冷却至28℃以下,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内无菌条件下接种。每小摇瓶投入约2cm的斜面菌种后。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培养后的小摇瓶菌种,扩接到大摇瓶内振荡培养,每小摇瓶菌种扩接一瓶大摇瓶。
4.4 摇瓶菌种振荡培养 大小摇瓶菌种均在摇床上往复振荡,震荡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振幅为6~10cm,摇床室的温度控制在24~25℃。一般小摇瓶菌种培养7天扩接到大摇瓶内培养。大摇瓶菌种培养3天扩接到发酵罐内培养。
4.5 发酵罐菌种发酵培养
4.5.1 发酵罐培养基配制。根据以上配方,称量玉米粉2.6kg,豆粕1.3kg,麦麸0.65kg,磷酸二氢钾0.131kg,硫酸镁0.065kg,蛋白胨0.13kg,红糖0.78kg,葡萄糖0.65kg,CMC-Na0.026kg,放入容积为200L不锈钢锅中,加水100L搅拌溶解,煮沸持续20分钟后过滤,将滤液加水至130L,调节pH6.5左右,用增压泵将滤液灌人发酵罐内。
4.5.2 发酵罐灭菌。液体培养基装罐前,将发酵罐在压力0.13~0.15MPa、温度121℃条件下空消2小时,装入液体培养基后,在相同条件下实消40分钟。
4.5.3 液体菌种深层培养。待发酵罐液体内部温度冷却28℃以下。打开培养室内紫外灯照射40分钟进行空间消毒。消毒结束后,在酒精火焰圈无菌条件下打开发酵罐接种口。将培养后的大摇瓶菌种(2500mL)扩接到发酵罐内,接入量为2%(v/v)。关闭接种口,同时打开控气阀门,通人新鲜空气,通气搅拌培养。同时排出发酵过程中的废气。设定发酵罐内培养温度23~25℃。发酵培养3天即可使用。培养过程中,每天取样一次罐内液体,在显微镜下观测有无杂菌感染,若发现污染,尽早处理。
4.6 菌种制作环境因素 严格消毒规程,保持接种室(接种箱)和培养室内适宜的温度和干爽、清洁的空气,降低空气中杂菌基数,是提高菌种培养成功率的关键。另外,在空气压缩机房,接种车间都必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