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食用菌制种中的常见杂菌及预防


    【发布日期】:2014-03-07  【来源】:《食用菌》2012.4  【作者】:刘文华 孙艳霞
      2 菌种污染的原因
      2.1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在瓶(袋)内培养基的上、中、下各层同时出现杂菌,且杂菌种类较多(两种以上)。
      2.2 接种室(箱)消毒不严,或接种人员操作不慎造成污染这类原因造成的污染多在培养基表面最先出现杂菌,而其它地方又稍后出现杂菌。
      2.3 菌种带有杂菌 菌种带菌所造成的污染往往是成批地发生,从几十瓶(袋)到几百瓶(袋),而且杂菌首先在接种块上出现,杂菌种类比较一致。
      2.4 菌种培养室不卫生 瓶塞或袋口包扎不紧或棉塞潮湿瓶(袋)破损等原因造成污染,且多在菌种培养中期或后期发生。
      3 预防措施
      3.1 做好培养料的配制工作 选用优质的原辅材料和合理的培养料配方,达到适宜的培养料的含水量。认真操作,以免造成瓶(袋)出现微孔以至破损。
      3.2 净化环境,减少病菌数量 要求培养环境通风干燥,远离污染源,使用前要严格做好培养环境灭菌工作。
      3.3 灭菌要彻底 合理摆放培养基,注意排放冷空气,确定合适的灭菌压力和灭菌时间。
      3.4 选用优良菌种 选用无污染、种性好,菌丝生长势强菌龄适宜菌种。
      3.5 操作过程要严格、规范 保证在菌种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