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地环境
全日光露地黑木耳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冬暖夏凉、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
2 栽培基质
全日光露地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规定。
2.1 主料。常采用以阔叶树木的硬杂木屑为主,要求新鲜、无虫、无霉变、无异味。
2.2 辅料。有机辅料常采用麦麸、稻糠、黄豆粉等,无机辅料常采用石膏、碳酸钙、石灰等。要求新鲜、无虫、无霉变、无异味。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栽培季节。1年可生产2季。春季1 月中旬~2月接种,4月中、下旬下地催耳,7月末出耳结束。秋季5月中、下旬接种,8月上、中旬下地催耳,11月上旬出耳结束。
3.2 栽培设施及工艺流程
3.2.1 栽培设施。包括日光温室、双层塑料拱棚、菇房等发菌设施。设施内部用竹、木、钢筋为骨架搭设发菌架,架宽0.4m,长度和高度根据菇房大小而定,层距0.4m。出菇采取全日光畦床立袋的出耳模式,使用无公害的微喷设施。
3.2.2 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管理→出耳管理→采收→晒干。
3.3 菌种及培养料配制
3.3.1 菌种。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市场需求的适宜适龄菌种,如黑A、黑29品种。
3.3.2 培养料配制。① 配方。杂木屑79%、麦麸或细米糠20%、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60%~65%;硬杂木屑76.5%、麦麸10%、稻糠10%、黄豆粉2%、石灰0.5%、石膏1%,培养料含水量60%~65%。② 物料准备。菌袋规格17cm×3cm低压聚乙稀袋,其它物品及药品包括装袋机、接种箱、灭菌筐、消毒剂等。
3.4 装袋灭菌
3.4.1 装袋。采用装袋机装袋,将拌好的料要在5h内装完,防止时间过长培养料变质;装袋时不能摔、不能揉,要轻拿轻放;及时检查是否有破孔,发现后立即用胶带粘好。
3.4.2 灭菌。采用常压蒸汽锅炉充气式灭菌,提前将灭菌锅炉屉放好,要求锅屉距离锅底20cm。灭菌时菌袋需装在铁筐中,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布从上到下将锅盖严,外面用棉被或草帘覆盖保温。待菌袋内温度达到100℃后,再保持18h以上。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70℃时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冷却室冷却。
3.5 接种发菌
3.5.1 接种。待袋温降到30℃以下时,转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无菌接种。接种前,接种箱(或接种室)提前用消毒剂消毒或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混合熏蒸消毒,接种工具和菌种也要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0.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消毒。接种时在袋口一头进行接种,要求做到堵实菌穴。接菌要迅速,不可耽误时间过长,防止有杂菌侵入,接菌后用棉塞封好菌穴。
3.5.2 发菌。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到发菌棚(室),采用层架立式发菌。前期菌丝萌发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28℃,保持温度恒定,及时向棚内通风増氧,供给菌丝充足的氧气。黑木耳发菌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00lx以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