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研究 » 正文

    林地双孢蘑菇生产农事月历


    【发布日期】:2014-03-27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作者】:庄建新 姜若勇
      8月:平均气温25.6℃、降水175.4 mm、日照203小时。
      ①、菇棚搭建。在地势高爽、排水条件好的旱田林地大行内建棚,标准菇棚宽6 m、长25 m、高1.7~1.8 m,需厚0.7~0.8 mm、宽8 m、长30 m农膜一张,7~8 m长竹竿150根,直径8 cm、长2 m的立柱40根,铁丝2.5kg,玉米秸、稻草等遮光隔热草若干(超长菇棚在棚顶每隔5~8 m留换气天窗1个)。重茬菇地需整平、垫新土,每棚撒拌生石灰30kg。老棚材需用5%~10%的石灰水浸泡2天,或用l:4:200的波尔多液洗刷。菇棚两侧开挖深30 cm墒沟,以利排水降渍。同时要棚室消毒,草料杀菌灭虫。
      ②、铺料与播种。菇棚内纵向开30 cm走道一条,横向畦面宽1.5 m,料厚25~30 cm,培养料边铺边抖松,8月中下旬料温降到28 ℃以下即可播种,菌种播深2~3 cm,水分过大的培养料,菌种只宜播于料面,播后均需用木板轻压,使种料充分接触。
      ③、播后管理。棚内温度低于28 cc时,播后第 l~3天关闭棚门保湿吊菌丝,第4~5天每天打开菇棚两头通气2小时,第6~8天逐渐加大通风量,第9~15天要用竹签从培养料中、下层打签,排出料内有害气体,促进菌丝下发。气候炎热、棚顶盖草太薄、培养料内产热等均能导致棚温超过28℃,此时应立即打开棚门强通风,针对性在棚顶盖草、喷冷水或打签通气等。如气候、草料干燥,播后须在料面,尤其要在菇棚两头的畦面盖一层报纸,每天用2%~3%的石灰水轻喷纸面。
      9月:平均气温20.8℃、降水88.8 mm、日照183.9小时。
      ①、覆土。9月上中旬,当菌丝吃料2/3时即可在料面覆土。用稻田深层土4 m],再用1 000倍的菇净和多菇丰混合液杀虫、灭菌,发生疣孢霉的老菇棚还要用疣克星2号800倍喷土,覆土后1周再喷1次;大土粒直径不超过2 cm,小土粒直径不小于0.5 cm;水分调至土粒可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约20%含水量);面土厚3~4 cm。
      ②、盖土后管理。第l周保湿吊菌丝,每天可小放风;1周后菌丝发至土层2/3时进行大通风,促进菌丝扭结成蕾;2周后菇蕾形成,可根据床土水分适量重喷结菇水1~2天。
      10月:平均气温15.2℃、降水42 mm、日照185.9小时。
      ①、温、水、气调节。始终保持覆土湿度在20%左右,采菇前不打水、高温时不打水,每潮菇结束后2~3天适喷重水,并加大通风量,忌对蘑菇直接喷水、打重水及关门水。秋菇前期,外界气温高于18℃,早晚各通风2小时左右,早上通风时采菇,傍晚通风时根据墒情和空气湿度决定是否打水,有西南风时封好顶风门,开通背风门。秋菇晚期,外界气温低于14℃,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喷水,每次通风时间为1~2小时。菇径3~4 cm时用手轻稳菇顶、轻旋采菇。
      ②、床面管理。每批菇采收后,清除床面发黄老根、死菇,补盖杀过菌虫的潮土。
      11月:平均气温8.3℃、降水31.7 mm、日照161小时。
      在第三潮菇采收后,脱力菇床结合喷水补充尿素、菇根汤、磷酸二氢钾、葡萄糖、蘑菇健壮素等营养液。同时菇棚覆盖保温膜。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