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双孢菇的二次发酵高效栽培法


    【发布日期】:2014-03-31
    【核心提示】:  双孢菇二次发酵栽培法是在第一次培养料建堆发酵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用蒸汽加热发酵工序(即后发酵),使双孢菇的产量比一次发
      双孢菇二次发酵栽培法是在第一次培养料建堆发酵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用蒸汽加热发酵工序(即后发酵),使双孢菇的产量比一次发酵法增产30%~40%,即产量从一次发酵栽培法的10~13千克/平方米增加到二次发酵栽培法的15千克/平方米以上,效益较好。
      生产季节安排
      双孢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7℃,而菇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2~16℃,即要求前温后凉。根据本地的气温特点,适播期应在8月15日左右。即7月16日至8月3日建堆发酵,8月4日至8月14日进行后发酵,9月3日左右菌丝生长吃满料后进行覆土,9月下旬平均气温22℃以下时,草苫昼盖夜揭降棚温,以采收第一潮菇。进入11月后,草苫昼揭夜盖保棚温,至11月中旬上冻前采收3~4潮秋菇。冬菇生产要求菇棚达到越冬温室标准,即冬季温度稳定在10~16℃,通过调控温度和湿度使冬菇在元旦和春节前后上市。如棚(室)条件差,不能生产冬菇,就要抓好春菇生产,要求前期草苫昼揭夜盖增温,中午喷水通风;后期草苫昼盖夜揭,早晚喷水通风,保证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三潮春菇(春菇生产管理要勤而精)。
      二次发酵流程
      配料与一次发酵法相同,占地333平方米的菇棚,单层栽培时用4200千克麦秸,2100千克干鸡粪,还有麦麸、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生石灰、石灰石粉、酵素菌等。如为三层立体栽培则用料需扩大2.26倍。具体做法是:第一次发酵,在菇棚外建堆发酵16天左右,翻堆三次。第三次翻堆后三天,堆内温度在55℃以上时,快速移入预先消过毒的菇棚内的床架上,呈长条形均匀堆于槽内立即密闭菇棚,加盖草苫。菇棚外架设汽油桶,装水后架火快速加热,用管道把蒸气通入菇棚,进行二次发酵。棚内四角和料堆内设置温度计,当各处温度都达到60~65℃时减小火势,过3小时停止通入蒸气,继续保温48小时。然后揭开草苫,打开各通风口,用消过毒的工具把菇床上的堆料翻匀拍实整平,成为25厘米左右厚、表面平整的培养料层,继续通风降温3~5天。当堆内浅层温度降低到28℃时开始播种。
      覆土管理与追肥
      覆土用的土要先消毒,覆土时,要先覆粗土3厘米,通风喷水3天调湿后,关门吊菌丝5天,再用细土盖粗土缝,通风喷水调湿土后,进行大通风,降温促出菇。第一潮菇后,棚内温度要尽可能保持在12~18℃的最适出菇温度范围内。出过两潮菇后,要在菇蕾长到黄豆大时,结合喷出菇水追0.3%~0.5%尿素溶液,或2%生豆浆,或2%沼气液肥,或鲜人畜尿,或用切下的菇脚和次品菇煮沸10分钟,过滤加水至50千克,用此冷却后的肥水进行喷施。此外,还应注意及时采收,正确操作,以提高鲜菇质量。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