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14-04-02  【来源】:河北涞源县农业局
      3、褶霉病
      褶霉病又叫褐霉病、菌盖斑点病,主要危害香菇等。
      (1)症状
      该病在子实体生长初期危害较少,后期危害较大,主要为害菌褶。病菌孢子侵染菌褶后,病菇形状正常,但菌褶一堆一堆地贴在一起,表面长出白色棉毛状的菌丝,使子实体生长缓慢。
      (2)发生及流行条件
      病原菌由覆土或空气传播,湿度较大时发生重。
      (3)防治方法
      ①加强菇房通风,防止菇房湿度过大。
      ②发现病菇,及时摘除并烧毁。
      ③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方法同褐腐病。
      4、小菌核病
      该病主要危害草菇。
      (1)症状
      该菌比草菇菌丝粗壮,从中央向四周辐射生长,菌丝上形成大量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随着体积增大,逐渐变为米黄色,最后缩小变为茶褐色,形似油菜籽。此菌不但与草菇竞争养分,还能分泌一种毒素抑制草菇菌丝生长,危害严重时,不能形成子实体。
      (2)发病及流行条件
      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30-32℃,平时生长在土壤或土表有机物上,在草菇栽培中主要通过稻草或培养料传播。
      (3)防治方法
      ①堆草前,草料先用1%石灰水(PH值10)浸泡24小时,使草全部浸入水中,在无氧的条件下杀死病菌。
      ②局部发病时,可用1%石灰水处理病区,以防蔓延。
      (三)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侵染致病,细菌是一些单细胞裂殖微生物,它们分布广,繁殖速度快。细菌一般是侵入食用菌体内,直接从寄主的菌丝或子实体内吸取营养,使寄主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或者分泌对寄主有害的物质,杀伤或杀死寄主,从而使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下降。菌落似浆糊一样粘滑,有的还产生臭气。细菌性病害不仅影响生产,对制种的威胁也很大。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